【摘要】目前,由于互联网保险从业人员并没有较大的业务压力,使得不少传统险企的保险人员转战电子商务保险领域,保险业面临着巨大的人才流失。保险代理人制也面临这巨大的挑战,不少外资险企甚至取消了保险代理人制。
在增员难背景下,保险代理人制又面临来自网销和银保的威胁,保险代理人也感觉到了愈发严重的生存危机。近日,苏黎士香港保险公司对外宣布,旗下700名代理人将在今年底前终止代理合约。对于外资险企放弃代理人制的行为,业内人士表示,转型是必然的,但保险代理人制将来也会有生存空间。
近日,保险巨头苏黎世香港保险公司宣布,旗下700名代理人年底前将终止代理合约。据了解,苏黎士香港保险公司此次与700名代理人解除合约关系,是要由代理人营销转变为由独立理财顾问分销产品,实现代理人制度的彻底转型。而在今年初,汇丰人寿已宣布关闭在上海运营的个险渠道,上百名代理制营销员失去原有岗位。当时,作为银行系险企的汇丰人寿回应表示,将重点发展核心的银行保险业务,因此决定关闭仅在上海运营的个人销售渠道。
两外资险企先后放弃保险代理人制,引发了业内对于内地保险业是否也将逐步放弃代理人制的猜想。省城保险业内人士马先生表示,以国内目前的保险营销体制来看,除了网销和银保渠道,个险保费的增长还是要靠百万营销人员的“人海战术”。与西方不同,国内没有强大的保险中介市场,而且经纪渠道像样的公司也很少,因此他估计几年内国内代理制的地位不会动摇。
尽管如此,两大外资险企放弃代理人制还是令内地不少保险代理人感觉到恐慌,压力也来自爆发式增长的互联网保险营销。省城某资深保险营销员刘先生认为,保险销售模式的转型是必然的,也许3到5年就会有大的变化,眼下网销和银保的快速发展已经对代理制造成了威胁。
不过,刘先生也表示,乐观地看,由于复杂的保险产品的存在,比如保障型产品以及需要提供理财分析的投资型产品,代理人仍会有生存空间。但显然,这种生存空间要靠专业的金融知识才能争取到,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营销员和低绩效人员“饭碗”也许难保。
无忧保提示:在当前互联网销售日益红火的大背景下,保险代理人们正面临着生存的困境。怎样留住人才,避免保险人才的大量流失,是传统险企当前所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