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保险资金投资激进与多元并举

2018-06-23 08:00:01 无忧保

  【摘要】在2014年,我国保险行业政策利好不断,保险资金的投资力度持续增大。进入2015年后,保险资金投资将更加多样化,加速出海与多元投资并存。

  中国人寿“出海”国际范
  与去年安邦、平安乃至国寿自身大肆去海外买楼的“土豪”作风相比,在业内人士眼中,国寿这次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投资明显有了国际范。
  “欧美日韩保险巨擘在海外的投资风格,和国内保险机构不同。任何一家外资保险对国内市场的投资基本都是先开设分支机构,然后再图其他投资,很少有一开始就买楼的行为。当然这也和国内外对外资利用的政策不同相关,海外市场对外资基本不设投资禁地,但是这种投资往往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国寿在2015年的两笔投资,具有向全球保险巨头投资风格学习的意味。”东海证券一位金融业分析师潘涛(化名)分析说。
  在潘涛看来,保险资金出海本应就不局限于去海外置业单一投资,国寿在新加坡设子公司,这就是一种参照海外保险巨头在国内设立合资公司的模式,值得肯定。不过新加坡保险市场很发达,国寿在那里会具体从事什么业务,需要关注。而对于国寿控股香港一家健康险公司的动机,则有分析人士分析称,香港医疗美容市场相比内地要发达很多,目前国内大型保险机构诸如平安、太保、人保都已经纷纷建立自己的独资或合资健康险公司,唯有国寿旗下还没有专门的健康险公司,国寿此举意在进军国内的医疗健康产业。
  但是为什么会选择去香港收购这样一个标的物?“如果找国内的医疗健康机构,显然国内的产业链还没有完善,无论从服务还是品质方面,与海外市场有相当的差距,而像平安、太保乃至大地保险等,也都是通过与外方合作或合资的方式。预测国寿在完成控股之后,再通过这家香港的上市公司进入内地医疗健康市场。”上海的一位投资人陈琨(化名)分析说。
  “到去年9月末,中国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余额达152.82亿美元,在险资境外投资增速上,去年三季度增速8.3%,高于二季度增速0.06%和一季度增速1.54%。可以看出,险资境外投资在加速,不过比例还比较低,仅占保险业总资产的1%左右,距离15%的监管比例上限还有很大空间。预计2015年保险资金投资海外的比例增速会更快,这也是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一种途径。”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许谨良说。
  事实上,自从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后,已将险资境外投资范围大大拓宽至海外市场的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短期政府债券等货币市场工具;另外还包括银行存款、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性债券、国际金融组织债券、普通股、优先股、全球存托凭证、美国存托凭证、未上市企业股权等。只要有实力,未来国内险资都可以投。

  保险资金投资激进与多元并举
  大型保险集团具备实力出海投资,而国内的一些中小型险企则更热衷于抱团投资,以挖掘国内市场上更宽泛的投资领域。去年12月31日,保监会下发《批准保险资金设立私募基金 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文件,一周之后就有光大永明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5家险企共同设立保险系私募股权基金。在此之前,险资并不被允许投资入股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国寿此前的几单PE投资也是以LP(有限合伙)方式参与到PE领域。
  “2014年保险业可投资总资产将达到十万亿,按照保监会对保险资金30%可投资权益类资产,保险业股票和股权类总投资规模可以达到近3万亿元。但在实际投资组合中,保险资金在股权类资产上还配置较少。在保险业新‘国十条’中,提出鼓励保险公司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债权、基金、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在合理管控风险的前提下,为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我觉得私募基金与保险资金在今年的合作空间会非常广阔,保险资金投资PE的金额也是相当诱人的。”对此,上海一家大型PE公司合伙人丁凌分析称。
  发现,与险资开始青睐更激进的投资领域相比,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债登)最新发布的2014年12月月度债券市场统计月报显示,在2014年最后一个月,保险机构在国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企业债、中期票据等各类主要债券品种中,均出现净减持,净减持规模均在100亿元左右。“债券市场的收益率今年会出现下降的趋势,降低一些配置我觉得很正常,但是从总的规模来说,一两百亿的规模其实无论对于整个债券市场还是保险资金而言,不算什么。可以肯定的是,保险资金今年的投资策略会更加激进,海内外权益类投资领域只要监管层此前发布的投资新政文件中允许,保险资金一定会涉足。”许谨良分析说。

  无忧保提示:目前,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在海外市场频频出手,“出海”国际范成为保险资金投资策略的风向标。在投资市场上,保险资金投资激进与多元并举,十万亿保险资金将加速出海。

标签:   资金资金资金资金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