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车险代理处境艰难 业务转型势在必行

2018-08-16 08:00:01 无忧保

  【摘要】随着电销车险等新兴营销模式的出现,车险代理这一传统模式的地位已经变得岌岌可危了。在日前被爆出欠款风波后,仅联姻一年的上海车险代理联盟——车盟从众终因投资方资金不到位、车盟单方面“另起炉灶”而走到尽头。

  车代生存艰难 面临业务转型
  车险中介生存艰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车险市场是最早实现费率商业化的市场。上海的车险中介代理市场自2005年开始蓬勃发展,一大批车险代理公司成立。然而,开放的市场同样伴生着不少问题:价格不透明、大打价格战、代理公司利用与保险公司结算空当期挪用保费甚至私吞保费等等乱象丛生。保险公司也由此陷入车险业务连续7年亏损的泥淖,以至于有人把车险中介代理称之为车险“毒瘤”。
  2007年开始,监管层先后对车险中介代理市场进行了两次规范。 2007年,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也陆续推出了行业自律公约,对车险中介手续费进行规范、规定,商业车险手续费为15%,交强险手续费为4%。如此一来,此前中介高达30%的手续费无法继续,中介的利润率大幅降低。
  而从2008年12月8日起,上海市正式实施机动车辆保险“见费出单”管理制度,即车主购买车险(包括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必须刷银行卡缴费,车险销售机构不能直接收取现金。这一“见费出单”制度进一步削薄了车险中介的利润,并增加了中介机构的物流成本。
  另外,以往中介公司一般与保险公司月结保费,挪用客户保费的恶性习惯也使得中介公司经常处于欠款危机之中。
  “代理公司当年收取30%、40%手续费的好日子过惯了,随着车险市场的不断规范,如今利润被压缩,又不能挪保费作他用,车险中介自然生存艰难。”某车险公司副总直言。
  事实上,保险代理机构尤其是中小机构普遍面临着生存压力大的问题。据上海保监局统计,2009年上海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全年亏损516.56万元。

  无忧保提示:以上是对车险代理艰难中谋发展的情况的介绍。可见,在实施车险手续费自律公约以及大型保险机构纷纷涌入电话销售市场之后,保险代理机构逐渐失去市场。保险代理机构在车险业务上再无优势可言,不得不开始面临转型。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