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保险行业偿付能力下滑,行业饱受摧残

2018-09-15 08:00:01 无忧保

  【摘要】今年以来,整个保险行业偿付能力集体下滑情况不容乐观,原因主要是盈利能力下滑和保费增速放缓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内保险业备受摧残。对于中小型未上市保险公司而言,增资是最常见的唯一的方式了。
  8月22日,保监会批复了中邮人寿变更注册资本的申请。了解到,这是中邮人寿在开业三年后的首次增资,由大股东中国邮政集团和20家地方邮政局实施,增资后,中邮人寿的注册资本从10亿元变更为25亿元。其实,中邮人寿也已经到了不得不增资的时候,截至去年底,其偿付能力从2010年末的540.96%下降到101.18%,逼近100%的监管红线。
  这不是第一家由股东集体增资的中小保险公司。小编查阅保监会网站发现,从年初到8月间,共有30家保险公司发布了增资计划,其中还包括已经上市的新华人寿,以及中再集团旗下的中国人寿再保险、中国财产再保险、大地财险等大型险企,还有已经完成由银行控股的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其它小型保险公司增资情况则更不一而足,这些公司增资金额少则一两亿,多则数十亿,这也使得未上市险企通过股东增资方式完成资本积累的金额达到了200亿元之多。
  增资一条道
  大险企可以有很多种方式补充资本金,而对于小险企来说,要满足偿付能力监管标准,除了股东进行增资之外,没有第二条道路可选。而小编发现,今年以来,中小保险公司股东增资几乎和大型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是齐头并进的。
  “保监会于2010年发布的保险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中,对于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的主体、累计发行规模以及计入附属资本的方式都有严格的标准,其中提到的条件就包括保险公司开业超过三年、上一年度末偿付能力预测未来一年内可能低于100%,上一年度实现盈利、经审计的上年度末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募集后累计末偿付的次级资本本息额不高于公司上年度净资产的50%。这些条件对于市场上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来说,都没有办法达到标准,有些公司注册资本都不到10亿元,净资产就根本不可能达到,还有些公司开业不满三年,更多的公司是经营了多年都未实现盈利,种种因素都制约着中小保险公司想要获得资金,只有通过股东增资这一方式。”8月23日,京华山(香港)有限公司保险研究员夏平对本报表示。
  据统计,除了以上提到的公司进行增资外,还有包括浙商财险、太平财险、长安责任、中荷人寿、安诚财险、光大永明、中美联泰大都会、百年人寿、国元农业保险、都邦保险、恒安标准人寿等超过20家公司在上半年进行了股东增资。
  “股东增资固然是由于跟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紧密相联,但是偿付能力下降的背后,却并不是保险业规模的高速扩张,其实从保费规模中可以看出,很多公司甚至全行业的保费增速在去年和今年都是出现负增长的,按理说在保费增长放缓的时候,保险公司对于资本的需求不是那么急迫,但是今年无论是大中小保险公司都在选择各种方式进行增资,其最大的原因还是资本市场大幅下滑,导致这么多保险公司要依赖股东方的增资进行资本补充。”8月24日,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一位教授如是指出。
  广发证券一位行业分析师则指出,有些保险公司如果要想取得发行次级债的权利,寿险得让净资产达到10亿元的硬性要求,而且满足一年盈利,在现在的情况下,前一个条件容易达到,但是后面一个条件则要困难得多。发行次级债融资,既不需要抵押物,也不需要作出债券可以转换为股权的承诺,很多保险公司都觊觎这一方式,但是资格不够,也只能依靠股东增资。
  无忧保提示:江苏保监局的一位官员认为。如果不对保险公司次级债发行规模进行控制,则其风险有可能在某个时点发作,与其让它发作,不如防患于未然,先设置比较高的门槛,对于保险公司的股东来说,让他们对保险公司增资也能提升长期经营该项业务的信心。”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