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这也就是“从国企抽红利”,意味着国企只上缴税收不上缴红利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日前,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表示,国有工业企业可能于明年第一季度开始支付红利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这也就是“从国企抽红利”,意味着国企只上缴税收不上缴红利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日前,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表示,国有工业企业可能于明年第一季度开始支付红利。
由于有相当一部分国企在理论上处于破产状态以及其他一些历史遗留原因,中国自1994年起停止了向国有企业征收红利。但随着近几年一些利润丰厚的垄断国企又面临舆论的激烈质疑,中央开始将国企分红纳入议事日程。
从产权上看,国企产权属于公共产权,归全民所有。既然如此,那么国企利润上缴,也就自然天经地义。
何况现在国企情况大为好转:2006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1万亿元,其中中央企业实现利润达7700亿元。据财政部研究机构估算,2007年中央企业的收益将超过8000亿元;如果加上地方国有企业利润,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
如此庞大的公共财产,自然不能任由国企自行“消化瓜分”。那么这万亿利润中的部分红利,又该用在何处呢?
有关专家明确提出,这笔钱应主要用于解决民生问题,使国企万亿利润中分得的红利,惠及到普通百姓。因为,国有企业说到底是全体人民所有。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老百姓对国企红利更是怀有相当高的民生渴求。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称,国企分红最重要的是必须让钱分到个人手里,将这部分红利通过“减税”等途径惠及民众,让普通百姓分享到国企分红成果。
除了补偿国有企业改革成本以及补充社会保障外,从国企利润中分得的红利应该投向资金缺口巨大的义务教育领域,其中应重点投入农村的义务教育;投向公共医疗卫生领域,重点是给予弱势群体支持;投向新农村建设;填充全民社保等账户;投向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建设关系百姓基本生活保障的应急机制以及其他民生工程项目等。
上缴红利转化为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国外不乏这样的操作先例。自1982年以来,美国阿拉斯加州政府用该州的石油资源收入,拨款设立一个独立运营的“资源永久基金”,迄今连续20多年给在该州居住6个月以上的公民发放“红利”。
我们的国企分红,也应尽可能让绝大多数人受益,尤其是让那些急需教育、医疗、养老救助的贫困弱势群体享受到最大恩惠。
(2007-06-04 11:52:47) 荆楚网-楚天金报 张阳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