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岛城新型农保制度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向普通农民扩展,种地的农民也能老有所养。14日,记者从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今年在被征地农民实现“即征即保”的基础上,青岛将五市部分有条件村庄的普通农民首次纳入新型农保制度,首批受惠的人数将达到5万余人。这样,青岛将逐步实现新型农保向全市300万农民的“全覆盖”。
据了解,从2004年起,青岛市开始全面推行新型农保制度,城阳、黄岛、崂山三区已经实现农保全覆盖,但五市新型农保制度的覆盖面主要是被征地农民,普通农民参保率相对较低。今年,岛城把新型农保覆盖范围向普通农民延伸作为重点工作向五市推进,目前,已经在即墨市试点,首批受惠的村(居)达400余个,人数约5万多人。
据介绍,目前,五市已经分别制定了将普通农民纳入参保范围的具体方案和工作步骤,新农保在个人缴费的基础上,集体和政府也将进行补助和扶持。对一次性补缴的老年人实在缴不起费的,可协商银行小额贷款,先期用养老金还贷,4年左右还贷后即可终身享受养老待遇。个人缴费比例一般在6%左右。随着新农合制度的推进,岛城300万农民养老保险将实现无缝隙全覆盖。
“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有机会享受此待遇。”据介绍,新农保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一般确定为15年,45周岁以上的参保者,可按相应标准补缴所缺年限保险金。参保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按规定连续缴费满180个月以上的,可以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不再缴纳养老保险费,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允许已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的老年人一次性补缴规定年限的养老保险费后,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标签: 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