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话题出现很久了,在深圳“以房养老”这一政策能实施下去吗?各方意见不统一,详细查阅下文!
日前,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以房养老”问题进一步进入公众视野。但在深圳,“以房养老”方式可行吗?
正方:多一种选择生活过得有质量
“以深圳城区一套300万元房子估算,老人采取‘以房养老’,每月拿到的养老金和退休金加起来应该可以过得非常有质量。”徐红丽委员赞同“以房养老”新模式,认为丁克家庭应该最欢迎这样的制度。
冯艳虹委员认为,“以房养老”让中国“有房富人、现金穷人”的“中国穷老人”多了一个选择,也多了一个改善老年生活的渠道。冯艳虹委员同时提出,“以房养老”在国外发展已很成熟,英国、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推行得很好,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少走很多弯路。
反方:信息不对称房价走势不明朗难发展
李家升委员则认为,“以房养老”在中国很难快速发展。“现有的‘以房养老’保险方案由保险公司提供,并且投保人与保险公司是按自愿原则订立,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从机制设计来说注定行不通,这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李家升说。
“以房养老,会不会演变成银行拿点小钱就把我们一辈子买的房子拿走?”赵明昕委员提出疑问——外国的好东西拿过来就一定是好东西吗?中国房产一定会保值升值吗?“未来房价和人民币的走势都还不明朗,以房养老的模式靠不靠谱还很难说。”赵明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