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不要怕主权基金

2016-10-12 08:00:10 无忧保
【导读】:听上去像是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Crichton)某部政治惊悚小说里的情节。阿拉伯的酋长们和中国的共产党积聚了巨额资金,等待着美国金融疲弱的时刻。然后,他们运用其庞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收购具有战略意义的美国公司的大宗股份。他们获得董事会席位。 听上去像是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Crichton)某部政治惊悚小说里的情节。阿拉伯的酋长们和中国的共产党积聚了巨额资金,等待着美国金融疲弱的时刻。然后,他们运用其庞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收购具有战略意义的美国公司的大宗股份。他们获得董事会席位。然后,在一个关键的时刻,他们……

他们到底会怎么做?溜出董事会会议,炸掉大楼?故意摧毁他们投资的公司,希望以此伤害遭人恨的美国人?

主权财富基金的崛起引发了人们深深的担忧,但这些担忧很含糊。主权财富基金是政府控制的投资工具。它们很有钱,并且正变得越来越有钱。它们目前控制着约3万亿美元资产,到2015年,预计它们的估值总额将达到10万亿到15万亿美元。

咨询公司PublicStrategies在2月份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5%的美国人认为外国政府的投资危及美国国家安全。仅10%的美国人持不同观点。学者丹尼尔·德雷兹纳(DanielDrezner)指出:“人们尤其抵触对高科技公司或金融公司的投资——以及来自中东或东亚的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

一年前,多数非专业人士可能很难解释清楚究竟什么是主权财富基金。信贷危机让这些基金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华尔街一些最大的公司——从美林(MerrillLynch)、花旗(Citigroup)到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纷纷求助于外国政府控制的投资基金。

主权财富基金的活动目前已成为日常新闻内容。英国《金融时报》近期在一周内报道的内容包括:中国正计划将其政府可投资海外的资金额度调高三分之一,至900亿美元;冰岛正考虑组建一只主权财富基金;以及美国政府希望了解潜在外国投资者与军方的关系。此外,美国人正在考虑允许外国投资者规避国家安全审查——但前提条件是,它们同意放弃参与重要管理决策的权利。

所有这些警示和注意都有道理吗?华尔街最杰出的公司不得不接受亚洲人和阿拉伯人的纾困,传达了一个强有力的象征性信息。但问题远不止于象征意义。事实上,人们很可能会由此想象一些情形:外国政府利用其投资以达到某些政治目的。

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投资西欧能源基础设施引发的争议为例。怀疑人士指出,即便这家俄罗斯政府控制的天然气垄断企业收购了分销网络,这些基础设施实物仍然在西欧——不可能因克里姆林宫的命令而拆除。确实如此。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指派的董事会成员可能左右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商业决策——例如西方能源企业是否投资于绕过俄罗斯的新管道路线。

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也可能产生更广泛的外交政策影响。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Clinton)一语中的:政府很难立法管理那些为自己提供资金的人。政治分析师艾伦·托纳尔森(AlanTonelson)曾经猜测,如果中国政府控制着华尔街的大量资产,那么,当美中在台湾问题上发生对峙时,美国对中国采取强硬行动的能力就可能受到制约。

主权财富基金的辩护者指出,迄今为止,它们通常都是模范投资者:(与那些令人讨厌的对冲基金不同)这些基金着眼长期,很少在管理层不情愿的情况下试图强迫改变企业策略。而且,它们也坚决保持非政治化。

但情况并不一定永远都是这样。如果你有所怀疑,就看看养老基金等大型西方投资者是如何经常出于政治原因而作出投资决策的吧。一个早期例子就是迫使外国投资者撤出南非的运动。在近些年,类似活动还包括左翼人士试图逼迫跨国公司因达尔富尔问题而从中国撤资,及右翼人士试图阻碍企业与伊朗建立商业与投资关系。大规模投资的确会形成一种政治武器,即便使用这一武器往往会使投资者至少承受与“目标”相同的损伤。

因而,如果你否认主权财富基金有一天可能会以一种令欧美人不爽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政治实力,那将是不明智的。政治压力——以及单纯的审慎态度——意味着,有关国家势必会制定监管主权财富基金的新规定,涉及内容从所有权门槛到“战略行业”的定义等方方面面。

问题在于,针对主权财富基金的正当谨慎,很容易转化为不合理的歇斯底里。从美国、法国到印度,外国投资仍然是一个极易为煽动者所利用的话题。所以,西方政治家应该非常小心,不要让针对主权财富基金的审慎监管,变成日趋宽泛的针对所有外国投资的限制。

此外,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最为重要的政治意义是积极的。如果中国、俄罗斯与中东的政府在美国与欧洲拥有大量投资,那么,他们与美国与欧盟的持续繁荣也就有了直接利害关系。

当然,强大的贸易和投资联系并不能完全避免国与国之间出现战争。但它肯定可以降低政治分歧激化为冲突的可能性。而这是一件好事,不是吗?

译者/何黎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