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争打银保牌 险商须防现金流风险

2016-10-13 08:00:14 无忧保
【导读】:激增的银保业务不无隐忧。一些投资型银保产品过分强调投资收益,增大了销售误导风险,退保情况值得关注。而银行手续费上的高成本支出,也加大了银保代理业务风险和费差损风险 8月的高温下,冷清的银行网点里,一股银保业务的新高潮正在悄然点燃。中国

激增的银保业务不无隐忧。一些投资型银保产品过分强调投资收益,增大了销售误导风险,退保情况值得关注。而银行手续费上的高成本支出,也加大了银保代理业务风险和费差损风险

8月的高温下,冷清的银行网点里,一股银保业务的新高潮正在悄然点燃。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日前高调宣布,将推出历时两个月的银保业务全国客户促销活动,给已经“高烧”了半年的银保业务又添了一把火。

今年上半年,全国银保业务实现保费收入2000亿元,占据全行业寿险保费收入的半壁江山,无论是监管层还是保险公司,都连呼“想不到”。

银保业务“井喷”

北京保监局人身险监管处人士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书面采访时介绍说,今年上半年,北京寿险市场银邮渠道实现保费收入136.4亿元,同比增长94.09%,目前已占据寿险总保费收入的53.9%。

对于银保业务的“井喷”,中国人寿总裁万峰上周四在“中国人寿2008年销售经营高峰会”后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分析认为,主要归因于“从紧”的货币政策、银行调整销售策略、资本市场的低迷等因素。此外,去年保险业的高投资收益承接到今年,“在资本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高分红、高结算利率的保险产品对客户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北京保监局人士则认为,银行今年加大对中间业务考核力度,促进了保险产品的销售。今年以来,银行的基金销售萎缩,而较高的银保代理手续费,使银行对银保产品的销售积极性提高,在客观上推动了银保业务的增长。

平安发力银保业务

今年以来,中国人寿一改过去单纯专注于个险渠道传统险和分红险的产品策略,加大了对银保渠道和万能险的发展力度。对此,万峰表示:“我们现在的策略是紧盯市场发展,努力保证与市场相同的发展步伐。”有分析师预计,中国人寿银保业务保费收入已超过800亿元。

而中国平安的银保业务,在上半年远远落后于国寿和太保,其银保保费仅占其总保费的10%。市场形势的变化,也迫使中国平安开始调整自己的战略,高调推出万能险银保业务促销活动。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平安此举是为了“扳回”在银保市场的劣势。在该策略的带动下,中国平安7月银保保费的环比增幅,居几家银保业务大鳄之首。

谨防出现“负现金流”情况

激增的银保业务不无隐忧。北京保监局人士认为,目前银保业务占比偏高,不利于保险公司业务结构优化。一些投资型银保产品过分强调投资收益,增大了销售误导风险,退保情况值得关注。上海保监局数据则显示,上半年上海保险市场上分红险、投连险退保分别占退保金的50%和15%以上。

一位保险公司高层则指出,银保业务潜在的一大风险在于一些公司明年可能面临“负现金流”问题。该人士认为,如果明年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有大的改变,特别是银行调整其策略,银保业务的发展环境可能出现逆转。而那些一味靠趸缴型银保业务做大规模的中小保险公司,在没有一定的续期业务支撑下,如果明年保费收入达不到一定规模,在高成本支出下,将出现收不抵支,其偿付能力将进一步恶化,“就有可能出现负现金流现象,值得警惕。”

此外,银行手续费上的高成本支出,也加大了银保代理业务风险和新费差损风险。据了解,目前保险公司支付给银行的代理手续费已由2.5%左右飙升至3%~5%。除了银保渠道手续费之外,保险公司还承担了人力、宣传、硬件投入等成本,保险公司在银保渠道几无利润可言。

在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要求,各保监局要加大对银邮代理业务的现场检查力度,将以整顿销售误导为切入点规范寿险市场秩序。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