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转产转岗就业技能为重点,积极采取措施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着力打造“徽工徽匠”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农民增收。
该县一是强化政府推动。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阳光工程”培训领导组,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并将“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纳入目标任务年度工作考核内容;二是建立培训基地进退机制。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发挥培训基地规模效益,以培训质量和就业率为标准,对全县6家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实行培训补贴。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对参加“阳光工程”培训的学员实行差别补助;四是着力打造“徽工徽匠”劳务品牌,,依托徽州丰富的人文资源,弘扬徽骆驼精神,进一步扩大祁门外出务工人员的影响,努力打造具有徽州特色的“徽工徽匠”劳务品牌,进一步促进转移就业。
该县今年将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培养1000名“徽工微匠”,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万人,实现收入1亿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