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深圳年金商业养老险有望振奋

2016-10-28 08:00:11 无忧保
【导读】:补充养老险新规天津试点 6月下旬,中国保监会印发了《天津滨海新区补充养老保险试点实施细则》(下称《细则》)的通知,明确了“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交费部分则可在个人工资薪金收入30%以内的部分,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通知》还规定:企业为职工购买补充     补充养老险新规天津试点

6月下旬,中国保监会印发了《天津滨海新区补充养老保险试点实施细则》(下称《细则》)的通知,明确了“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交费部分则可在个人工资薪金收入30%以内的部分,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通知》还规定:企业为职工购买补充养老保险的费用支出在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8%以内的部分,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而目前深圳的情况是,养老保险除了企业年金有工资总额6%的税前列支优惠外,其他的商业养老保险并无税收优惠。

同样是第一批被列入保险创新试点城市的深圳,也嗅到了传统补充养老保险春天的气息。有人认为,税收政策的出台为企业年金市场“打开了一条门缝”,这是一部令所有养老险公司欢呼的方案。

传统商业养老险萎缩

2006年,深圳市政府开始实施企业年金制度,出台了《深圳市企业年金实施意见》,将传统补充养老保险转制为正式的企业年金。但是《意见》同时废止了1997年颁布的《深圳市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方案》,这意味着补充养老保险的另一支柱———商业养老险的税收优惠也因此被取消。至此,深圳市商业养老险的政策出现了“真空”地段。

“因为没有政策支持,加上税收优惠被取消,商业补充养老险的吸引力弱了很多,保险公司的业务经理都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推广它了,这样两年下来,补充养老险市场的保费量萎缩了不少。”某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渠道部经理王翔(化名)告诉记者。

截至2006年底《深圳企业年金实施意见》出台,深圳市已有858家企业按照《关于印发深圳市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方案的通知》建立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方案,参保职工64552人,基金规模23.26亿元,资产管理收益累计2.22亿元。据记者了解,这些企业覆盖了深圳大部分大国有企业,几乎每单的缴费数量都超过千万,这些大国企是前期补充养老保险的主要购买者。

“先前的补充养老保险产品还算比较容易推广的,后来的企业年金制度,在市场上推广起来更难。”

企业年金江山难打

6月26日,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下了中钢集团及企业年金项目受托项目,让其他养老险公司艳羡不已,因为在年金市场签下这样的大单是一件盛事。

相比其他保险产品保费规模的高速增长,深圳企业年金市场进展并不快。据记者了解,2007年第二批获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公司,有些至今仍未能开出第一单。保险公司替有意向的企业做方案、办各种手续,一单服务3个月是很正常的事,遇到不顺利,半年也签不了。

困难来自多方面,一是监管流程复杂。企业年金涉及到受托管理、委托管理、账户管理、投资管理等四方面的合同,导致监管流程长,出现多头监管局面。企业年金的签单,需要企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协调,做多方面的报备工作,使签单周期非常长。

二是可供开发的国企渐少。企业年金的主要购买者是国企,但在深圳的国企不算多,很多都在2006年之前做了补充养老险计划,后来由政府一起移交给了平安养老险公司

2007年1月底,深圳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将总计规模达23亿元的原有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整体移交给平安养老保险公司管理,转变为标准的企业年金。平安养老保险公司成功获得了转制业务的“第一单”。

目前,深圳养老保险公司将目光瞄准外资企业。一些外资公司管理人员的保险理念更为前瞻,相对容易突破。深圳民营企业虽多,但是民企因赢利压力大,往往更愿意选择股权激励等方式给员工发放福利。

人才的缺乏也制约了整个企业年金市场的开拓。“深圳的企业年金市场像一块铁板,太难推进了。”王翔透露了自己从业多年的苦衷。企业年金市场虽难以推开,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却要求更高了。“年金市场上的销售人员和普通保险销售人员不太一样,普通代理人转做年金,业务周期长,拿到的提成少,新人往往没等到开完第一单就脱落了。现在我们会招聘有证券、银行从业经验的,最多的是从做过团险的队伍里找,保险公司非常缺乏那些资源丰富的,能帮助开拓一方市场的人。”

新政点燃希望

中国保监会印发的《天津滨海新区补充养老保险试点实施细则》给同为特区的深圳养老险公司带来了希望,“《细则》如果在深圳实施,补充养老险业务马上会红起来,企业年金也会更好做。”王翔说。

记者连线深圳市政府金融办,相关人员表示正对试点情况表示关注,但目前不便透露更多信息。

新补充养老保险最有吸引力的一项是明确了高税收优惠,这将让企业和个人的购买积极性会极大提高。细则明确提出“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交费部分则可在个人工资薪金收入30%以内的部分,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企业为职工购买补充养老保险的费用支出在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8%以内的部分,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目前深圳的情况是,养老保险除了企业年金有工资总额6%的税前列支优惠外,其他的商业养老保险并无税收优惠。而在1997版的《深圳市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方案》中,也只有5%的税收优惠。

“不过,这个税收优惠应该为国家税务局所认可,《细则》应该同时抄送给税务部门。”税收优惠政策模糊、企业年金规定购买企业主的税收优惠不被税务部门认可的问题曾经在深圳出现,对于该问题在这次创新试点中有没有解决,王翔表示关注。

“费率市场化”是新补充养老保险的另一大亮点。《细则》规定,补充养老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不受《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规定的约束。业内人士认为,养老险费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央行多次加息后,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提高至4.14%,而自1999年确定的2.5%的寿险预定利率至今未作调整。费率市场化的开展会促使保险公司采用更灵活的定价方式、设计更多样化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费率放开后,新推的保险产品可能会便宜一些。

新补充养老保险告别了多头监管,承保效率将提升。在运作模式上,补充养老保险接近于企业年金,只能投资债券无法进入股市,在投资范围等方面的监管约束更强,使得资金更加安全。

标签:   养老养老险商业养老险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