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2007年度能取得高达43.19%的收益率,这固然可喜。不过也应该看到,这种高收益率是有着特殊背景的,即依托2007年火红的资本市场。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日趋惨淡和国内股市的持续下挫,2008年度社保基金还能维持如此高的收益率吗?恐怕很难。
与社保基金收益率相比,人们其实更关注社保基金的安全。首先,随着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社会保障待遇标准的提高,社保基金收支规模越来越大。如何确保这笔巨额资金的安全?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2006年上海出现的社保基金案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加强对社保基金的审计,完善基金信息报告、披露制度,推动基金管理制度化仍是当前之需。
其次,在社保管理体制上,是将社会保险费多部门征收、多部门管理的现状集中为一个部门,还是通过有效分权,相互制约,从而保障基金的绝对安全?这是一个值得相关部门研究、探讨的问题。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表明社保管理体制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而这些体制的不完善又让社保基金存在安全风险。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社保基金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制定或完善相关法律,以堵上社保管理体制上的漏洞。
此外,与社保基金安全一样,社会保障的数据安全同样重要。2007年5月,日本厚生省社会保险厅曝出丑闻,日本社会保险厅遗漏了5095万份养老保险记录,此外还有1430万份厚生年金记录没有录入电脑,曾经负责收集这些信息的数百个市政机关也早已销毁了原始记录。5000多万件的旧养老金记录找不到“原主”,成为“悬在半空中的养老金记录”。这将直接影响参保人员的利益,甚至可能使部分已经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国民无法按期领取养老金。
日本社保管理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对我们的社保管理部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警示。相比日本的社保体系,我们起步较晚,管理经验不足,技术手段较低,这就更应引起社保管理部门的重视。而这显然比社保基金取得多高收益率显得更为重要。
标签: 社保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