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企业年金不能成为少数派盛宴

2016-11-16 08:00:09 无忧保
【导读】:截至2007年底,国内已经有51家寿险公司开展了养老保险业务,5家专业的养老金保险公司浮出水面,尚有多家处于筹备状态。与此同时,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的三次招标中,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与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只为求得一张入场券

 
截至2007年底,国内已经有51家寿险公司开展了养老保险业务,5家专业的养老金保险公司浮出水面,尚有多家处于筹备状态。与此同时,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的三次招标中,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与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只为求得一张入场券。能引发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巨头们奋力一搏的,毫无疑问就是中国庞大的企业年金市场。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10年,中国企业年金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年均新增数额达到1000亿元左右。

虽然前景美好,当下企业年金的发展规模却不尽如人意。目前企业年金市场规模约1200亿元,与基本养老保险金过万亿元的规模相比相去甚远。然而,更加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目前的企业年金购买者,大都是国有大型企业以及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而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的数以百万计的国内中小企业,却基本与企业年金无缘。一句话,企业年金成了少数派盛宴。

少数派盛宴表面上看起来不无道理。首先,大企业资金充裕,中小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在我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要求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必须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之外,还应当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发展前景良好,最近三年必须盈利。但目前除大型国有企业及外资企业能够凭借市场地位获得高额利润以外,处于市场激烈竞争中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几乎很难达到如此高的设立企业年金的要求。其次,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比较强,能够通过设立企业年金作为提高员工忠诚度的手段,而中小企业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再次,企业年金的建立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例如企业经营的基本状况,企业的薪酬福利的评估以及职工的养老需求和意愿等,因而需要有懂得社会保障、人力资源、法律、会计、金融、投资等多方面专业知识人才。大企业由于公司治理结构较完善,往往有专业部门专门负责企业年金方案,而中小企业还挣扎在维持生存的边缘,几乎无暇顾及这一方面。

然而,企业年金的政策制定是要让最广大的就业职工能够建立补充的养老基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如果绝大多数的就业职工无法享受企业年金的好处,将会带来极大的隐患。当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逐步扩大,人们的不公平感逐渐增强。少数大型国企和外资企业可承担企业年金,而疲于应对竞争的广大中小企业则难以负担。前者的员工不仅在职时可以拿着高薪,享受着完善的福利待遇,而且退休之后依然拿着比别人高的养老金,这势必会因为行业的不同而造成新的不公平。长此以往,企业年金“锦上添花”的作用只会带来社会不和谐,违背其设立的初衷,因此,改变少数派盛宴的局面势在必行。

市场竞争的深入人心,使得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员工福利及激励措施,因此,企业年金实施不缺乏动力;多样化的基金托管、管理、受托人的确立,保障了企业建立企业年金不缺乏专业化的服务;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第一次在法律层面上通过以税收优惠的形式,对补充养老保险表示鼓励和支持,此举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参与企业年金的负担,有助于解决企业年金发展最大瓶颈的资金压力问题。相信在政府的高度关注下,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配套政策的出台以及制度的完善,企业年金也将从少数派盛宴转变为民生盛宴。

2008年01月08日 11:42 上海金融报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