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保险来说,目前中国的市场分为两类,一类是保障性产品,一类是储蓄性产品,保障性产品在利率方面的影响相对小得多,保障性产品除了预定利率的计算,最主要是疾病的发病率,尤其是重疾性产品。”在广东南海的友邦金融中心的开幕仪式上,蔡强解释称,储蓄性产品则对利率相当敏感,甚至很多消费者将其与银行理财产品做比较。2.5%的预定利率限制放开,虽然可能引发价格之争,但他建议消费者不应只关注保费高低。“保险是一个长久的终身保障,消费者在做购买决定时需要综合考量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偿付能力以及产品的全面性。”
对此,业内人士也表示,除了农银人寿、中英人寿、建信人寿和友邦保险外,光大永明、国华人寿等也都传出了开发新定价产品的消息。不过,由于利率市场化只开放前端的利率,对保险企业后端的储备金要求依然严格,也对保险公司的长期资金运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标签: 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