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搭建平台提供岗位
嘉荫县朝阳镇下岗女工李建新,2009年通过小额担保贷款向银行贷取就业启动资金3万元,在县就业局的帮助下,她建起蔬菜大棚,同时发展养殖与木耳栽培等经营项目。2010年,在木耳收成不好的情况下,纯收入仍达到16万多元。下一步,她准备再投入20万元,发挥自产自销的优势,建一处“农家乐”饭庄。
2010年,嘉荫县全面启动第五轮“一帮一”扶贫创业工程,通过提供公益岗位、开展就业培训、发放灵活就业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搭建就业平台等方式,加大对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及残疾人就业的帮扶力度,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城乡居民就业难题,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一年来,全县共为557名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残疾人、农村妇女、下岗职工发放担保贷款658万元、灵活就业补贴205.4万元;设立环卫工、社区保洁员、社区(村屯)劳动保障服务协理员等公益岗位350多个;举办计算机、商贸俄语、“农家乐”餐饮服务、规范化养猪等免费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752人次;召开“民营企业周”现场招聘会,使280名无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同时,出台了场县共建优惠政策以及木耳、水稻、粘玉米栽培与种植等鼓励政策,引导广大农民发展特色农业,转移劳动力,拓宽收入渠道。去年,共发展袋栽木耳4256万袋、民有林103万亩;向嘉荫农场流转土地20万亩;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0处,面积5685亩;在俄进行土地开发18.3万亩,赴俄从事农业开发人员达到29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900人,实现转移收入5340万元。
教育加大投入提升质量
嘉荫县继2009年投资千万元改造学校后,2010年又投资1200万元,新建了县二中、三中综合实践楼、向阳中心校教学楼;对县二中宿舍楼、县三中教学楼、县乌云中学操场进行了维修改造;为全县中小学配备了实验室、微机室及教学器材。目前,全县中小学校基本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要求。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校教学水平,县教育局每年都要选派校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赴外地先进学校进行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全县每年还拿出一定资金,奖励成就突出的学校和教师。
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费、课本费、住宿费的基础上,该县对108名困难家庭学生实行“一帮一、多帮一”党支部结对助学,每学期由各党支部为结对学生捐助240元,直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对其他未受到党支部资助的学生,采取处级领导、科级干部结对助学办法予以救助,处级领导每学期资助标准不低于300元,科级干部每学期资助标准不低于200元,此举使全县无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辍学。
医疗强化措施全民受惠
从今年1月开始,嘉荫县在各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源头降低居民医疗费用。目前,第一批基本药物已开始上网采购。
积极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建立医疗保障机制,扩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范围。2010年,全县共有1.23万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945人住院医药费得到核销,兑付医保基金135万元;3.12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7万人受益,核补医药费274.52万元。除此,该县每年还拿出100余万元,为老年人、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农村贫困人员免费进行健康检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