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率那么高 缴费基数为何还涨不停 餐饮业人工支出已占营业额两成多,逐年上调的社保缴费标准,让企业不堪重负,同时,也造成许多员工“弃保”。图为大连某餐厅90后厨师。新华社资料图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新年伊始,天津、重庆、福建、江西等地纷纷上浮社保缴费基数标准,与2014年相比,用人单位和职工需要缴纳的社保费用均有所上涨。
为何缴费费率偏高,缴费基数还在涨?涨了之后负担是不是更重?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
1问 基数是否普遍上涨?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公布,2015年天津用人单位和职工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基数的最低和最高标准分别为2812元和14058元。按此测算,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上调282元,上限则上调了1278元,涨幅分别为11%和10%。这意味着,即便月工资不到2000元,企业和员工也得按照2812元的缴费基数下限缴纳社保。
记者梳理发现,除天津以外,福建、江西等地也上调了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和上限。广西、湖北等地社保部门介绍,近年来社保缴费基数年年都会上浮,一般会根据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确定。
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统称“五险”。按照《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等相关法规,社保缴费以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60%至300%为缴纳基数。
相关专家表示,这就意味着社会平均工资增加,缴费基数也会随之上浮,上涨是普遍现象。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为1869元,2014年已提高到2317元;浙江的缴费基数下限也从2012年的1908元提高到了2014年的2230元。
财政部发布的历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也呈连年上涨态势。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359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012年、2011年则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34%。
2问 40%费率是否偏高?
我国目前“五险”的缴费比例,企业为29.8%,个人为11%左右,合计超过个人工资的40%。
“社保支出占员工支出比例过高,让企业交不起,员工不愿交,有些干脆就不交了。”武汉市餐饮协会会长、小蓝鲸集团董事长刘国梁说,武汉市餐饮行业集体协商的普通职工工资为每月1500元,但社保参保下限标准逐年上调,企业的社保支出也年年提高。目前每个员工缴费800多元,超过员工工资的一半。
刘国梁说,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前餐饮业人工支出已占营业额两成多,逐年上调的社保缴费标准,让企业不堪重负。很多员工为多挣“到手工资”,往往与企业协商放弃缴纳社保,企业也乐意借此减轻负担,这种现象在用工量大的餐饮行业较为普遍。
广西柳州一家中介公司总经理洪先生说,当地目前社保最低缴费基数是2131.9元,高于本企业员工平均工资。“按这个缴费基数,公司每月要为每位员工缴费658.85元,员工个人还需缴纳234.7元。以一个员工月收入2000元算,缴纳的社保金的费用占了45%。”
南宁一家事业单位的聘用制员工陈丽介绍,自己2013年大学毕业后工作,月薪2800元,每月“五险”需扣除300多元,“除去租房、吃饭等费用,基本不剩下什么钱了。”
根据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的测算,中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我国的社保缴费率在全球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约为“金砖四国”其他三国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G7国家的2.8倍,是东亚邻国的4.6倍。
3问 缴费基数该如何确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说,根据相关法规,社保缴费基数根据社会平均工资来确定缴费基数,“我国社会平均工资每年都在以较快速度增长,因此缴费基数增长是很自然的。”
那么用来确定缴费基数的社会平均工资是否反映劳动者真实的收入水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乔健说,原来社会平均工资主要是以城镇职工作为对象来统计,但是现在的职工主体已经成为农民工。“这样就造成很多人达不到社会平均工资,感觉自己被平均了。社会平均工资本身就是虚高,但是改起来又面临很多难题,因为它跟很多东西挂钩。”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1474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2706元。私营企业、非私营企业间职工收入差距较大,行业之间职工收入差异同样不小。
对于今年不少地方缴费基数的上调,乔健认为,“其实在今年年景不好的情况下,社保征收基数上涨幅度不应这么大,这个涨幅不符合今年经济形势总体涨幅回落以及社会保险整体需要改革的现实。”
庹国柱也认为,物价上涨多少、工资上涨多少,这些因素也应该决定社保缴费应该上涨多少,但现在没有机制将这些很好地对应起来。
标签: 缴费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