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模块分解
1.参保者档案管理
(1)单位档案管理(增加、修改、封存)
(2)在职档案管理(增加、修改、调动、调离、封存、退休、死亡)
(3)退休档案管理(增加、修改、增资、转移、死亡)
(4)死亡及遗属档案管理(增加、修改、后事处理、赡养费处理)
2.保险金缴纳管理
(1)保险金缴费核定
(2)保险金缴纳记帐
(3)保险金补缴处理
(4)补保缴费处理
(5)储保缴费处理
3.养老金发放管理
(1)养老金数额计算
(2)养老金数额核定
(3)养老金发放记帐
(4)个人缴费储存额支付
(5)后事费用核定
(6)后事费用发放记帐
(7)赡养费数额核定
(8)赡养费发放记帐
(9)补保储存额支付
(10)蓄保储存额支付
4.保险基金管理
(1)保险基金月结算
(2)个人帐户利息计算
(3)保险基金年结算
5.财务管理
(1)保险基金管理
(2)经费财务管理
6.信息查询
(1)单位基本情况查询
(2)单位缴费情况查询
(3)单位职工名单查询
(4)在职档案查询
(5)在职个人帐户查询
(6)退休档案查询
(7)退休个人帐户查询
(8)死亡档案查询
(9)遗属档案查询
(10)登记大厅内‘触摸屏’查询(查询内容:企业和个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办事指南,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管理方法,参保在职职工个人帐户,参保退休职工个人帐户等等)
(11)电话语音自动查询(查询内容:参保在职职工个人帐户,参保退休职工个人帐户)
7.报表统计和打印
(1)企业统筹基金汇总报表统计与打印
(2)保险基金台帐统计与打印
(3)参保单位缴费情况报表统计与打印
(4)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情况汇总报表统计与打印
(5)个人帐户对帐单打印
(6)档案、帐户报表统计与打印
(7)其他实用报表打印
8.系统维护
(1)系统初始化;
(2)系统功能选择;
(3)数据库维护;
(4)代码库维护;
(5)操作员维护。
二、《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流程
1.新增单位
(1)建立单位档案
(a)基本情况
(b)历年缴费比率(单位与社保协商的补缴费比率,用于核定补缴费额)
(c)建立‘企业缴费统计帐户’(设置缴费基数、缴费比率、和期初数据)
(2)建立个人档案
(a)基本情况(填写在职档案)
(b)工作简历(用于了解职工的原工作单位及其工种)
(c)标准工资(用于计算1996年度以来的缴费基数)
(d)建立‘个人缴费统计帐户’(设置缴费基数、企划比率、个人比率等参数)
(3)建立退休档案
(a)基本情况(填写退休档案)
(b)计算退休工资(离休、老退休、过渡期退休、老办法与新办法比较计算)
(c)建立退休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
2.日常工作
(1)档案维护(在职职工、退休职工、死亡职工和遗属的增减变化)
(2)缴费核定(按月核定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数额,报送税务局征收)
(3)<
标签:
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