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投资金额将达人民币170亿元
保险资金的海外投资又迈出了一大步。昨日,《第一财经日报》从权威渠道了解到,美国国际集团属下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设立资金运用中心的计划已经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借此,友邦保险将可以正式进行境外投资,金额将达人民币170亿元之巨,这也是在华外资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首次获准向境外投资。
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友邦保险的内地资金运用中心将设在上海,该中心将对涉及友邦在内地的所有8家分支机构(包括上海、广州、佛山、深圳、北京、苏州、东莞、江门)的170亿元进行集中运作,但该人士并没有对友邦获准境外投资资金的投资范围作进一步的解释。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的《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下称《细则》),保险公司外汇资金允许投资中国企业在境外发行的股票,投资这类股票可采用一级市场申购和二级市场交易方式。一级市场申购包括配售、定向配售和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配售等。同时在投资比例上,《细则》规定,保险公司外汇资金投资中国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的总额,按照成本价格计算最高可达到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准投资付汇额度的10%,投资单一股票最高可达该股票发行总额的5%。
知情人士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已经会签完毕,只是还没有具体的推出时间表。
外资保险公司在境外投资的渠道相当宽阔。美国国际集团亚太区高层就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友邦的保险资金可以进行实业投资,包括电力和公路等公共产业,也可以投资房地产。友邦此前就曾经将保险资金投资于香港岛南区的高档别墅,用于出租,年收益能够达到10%以上。
由于外资保险公司境外投资的收益相当高,外资保险公司产品的收益也由此水涨船高,境外同类产品收益率往往比境内产品高出不少,这也导致不少内地居民甘愿去买名不正言不顺的“地下保单”。
内地保险公司中平安保险和中国人寿已经在境外投资,平安保险通过在香港市场购买交通银行(3328.HK)股票大赚了一票,中国人寿则买入了建设银行(0939.HK)股票,至今也有了不菲的收益。
2005年是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的第一年,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领域基本放开。面对开放的新形势,上海保险业在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外资与中资保险业共同发展上又有新的收获。2005年上海新设立的机构中,5家是外资保险机构。目前,上海共有外资保险机构24家,其中总公司11家,分公司13家。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207.69亿元,占到全国外资公司总资产的 31.40%。
保险资金:转折行情的中坚力量
近日来,A股市场升势如虹,上证综指更是形成持续7连阳周K线,这是自2001年调整以来的首次出现这样的K线组合,就意味着A股市场进入大转折的前夜。那么,作为市场主流资金之一的保险资金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保险资金力促行情转折
历来转折行情的规律显示出,只有基本面转折与资金面转折形成共振,市场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转折行情。因为基本面转折意味着市场已具备投资价值,拥有向上的拐点。而如果缺乏资金面的转折,向上的拐点信号虽存在,但难以迅速变成拐点的实际走势。所以,资金面的转折往往是牛熊拐点的关键性力量。
反观目前A股市场,虽然各路资金对基本面的拐点有些分歧,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A股市场只有区区13倍的动态市盈率,如此的估值水平放到全球任何资本市场,都具有极佳的投资价值,从而会引发投资者的慷慨解囊。正因为如此,如果A股市场此时资金面能够达到推动一轮行情的拐点力量,那么,市场的拐点就会形成。幸运的是,在近一年来,资金流入的速度超出市场想象,不仅仅在于银行号基金的启航,也不仅仅在于QFII第二批额度的发放,更在于拥有庞大后备力量的保险资金终于正式直接投资于A股市场,有业内人士称,在2006年,保险资金直接或间接投资A股市场的资金将达到1500亿元,较2005年还有近一倍的增长,如此就意味着保险资金成为行情转折的推动性力量,甚至可以讲,正是保险资金的加盟,使得多空双方力量对比天平向有利于多方的一方倾斜,也就有了市场预期中的转折行情。
保险资金积极参与转折行情
而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保险资金的确已成为A股市场一个不可或缺的主流资金,从基金公布的去年四季度季报来看,基金对地产股、银行股予以积极加仓,而从相关媒体评论的信息来看,保险资金对银行股、地产股同样青睐,尤其是银行类上市公司的股权,更是全球范围内的保险资金最爱。所以,四季度的基金加仓银行股且最终推动了银行股的强势背后,保险资金是基金的积极同盟军。事实上,在招商银行的流通股东中,平安保险就以2749万股近2 亿元的市值列第八大流通股东。由此不难看出,保险资金以实际行动向市场证实保险资金实力以及对行情的推动力。
有意思的是,保险资金不仅仅在四季度积极投身于银行股的加仓队伍中,而在三季度以价值投资名义而提前买入的有色金属股,居然成为本轮行情尤其是上周A股市场的主流热点,云铝股份、驰宏锌锗等个股的周涨幅均接近三成,由此让此类个股的流通股东获益匪浅。而从相关资料来看,保险资金对有色金属股也是情有独钟,至少在厦门钨业、锡业股份、吉恩镍业等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三季度季报中见过保险资金的身影。由此不难看出,保险资金对市场热点把握的前瞻性,这也有利于提升保险资金在证券市场的影响力。而且,保险资金在去年先知先觉买入的钢铁股在近期也出现了持续的强势,济南钢铁、杭钢股份等诸多个股在近期均有领涨A股市场的征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保险资金已成为A股市场行情转折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是,随着2006年保险资金可直接入市资金总量的提升,对A股市场运行趋势以及热点演变的影响力会更强,可以预期的是,在2006年接下来的行情中,保险资金仍将扮演着主角的角色。[NextPage]
保险资金“破茧”不动产投资上半年或现第一单
“国务院已经批准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和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宣布了保险资金投资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根据现行《保险法》,投资不动产依然是保险投资禁区。
“一旦相关制度出台,保险投资的整个格局都要发生战略性变化,走向投资和融资的结合。”保监会资金监管部有关负责人对此特别指出。
据该负责人透露,有关保险资金的投资重点、投资方式、投资比例都将有明确规定。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和产业基金的有关操作模式将与此前发布的《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相近。
另据记者了解,在今年即将修改的保险法里,还将加进一条“保险资金可投资不动产”。相关的《征求意见稿》预计在春节后择日发布。保险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基金有望在今年上半年看到第一单。
长期寿险资金亟须“盘活”
“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拓宽将减少保险资金在单一市场投资的压力,减少对利率变化产品的过度依赖。”保监会资金监管部负责人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保险资金一半以上集中投资于5年以内的银行协议存款,保险资金成为银行融通资金的重要来源。2005年,保险资金投资结构已发生“战略转变”,期限相对较长、收益稳定的债券投资首次超过银行存款,达到52.3%,成为第一大类投资工具。其中国债和企业债券的持有比例更高。
“即使是投资国债,保险资金急需的长期投资仍是空白。由于我国国债发行期大多是10年期,20年期、30年期的国债几乎没有,所以保险资金中大量积淀的20年期、30年期的长期寿险保单找不到相匹配的投资产品。这对保险公司经营是一个巨大的困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庹国柱教授说。
“2004年以来,尤其是2005年,保险保费收入结构步入调整期,寿险公司更加注重提高长期保单比例。”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齐莱平说:“今年保监会仍倡导拓展寿险保障型长期期交业务,这种长期型业务资金对拓展投资渠道的渴求相当迫切。”
保险资产结构的战略性转变在2006年还将加速。一方面,保监会在“十一五”规划和2006年的工作安排中,重点提出“要发展风险保障型产品和长期储蓄型产品、发展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已有的长期寿险责任准备金已达到1.2万亿元。长期寿险积累资金亟须“盘活”。
借道信托投资基础设施
在2005年的投资产品中,收益贡献最大的是债券投资,拉保险投资收益后腿的则是基金投资。更突出的是保险资金首次获准直接投资股票市场,“取得了总收益6%、单个公司投资股票收益达到20%”的佳绩。业内人士评价:“在去年资本市场低迷不前的状况下,能获得这样的收益,令保险公司投资人员信心大增。”
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基金对于中国保险投资人来说是一个全新课题。保监会主席吴定富给这一投资新渠道定的框架是:“制度先行,稳步推进,决不能一哄而上。”
到2006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达到9家。但相对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基金公司可以募集更多的资金,创新产品,并销售金融产品。如果保险资金要涉水基础设施建设,以基金的模式或信托计划的模式将会更有可行性。吴定富在《报告》中表示:“保险公司设立基金公司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将提高保险资金参与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要积极研究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物权、产权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政策。”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缪建民介绍他原服务的中保国际的经验:“以私募基金的方式在项目趋于成熟并能看到预期收益时进入。最高时能在较短时期内达到300%的收益。”
据记者了解,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还可能通过“信托计划”方式。记者采访平安有关人士时获悉,平安对这一投资方式和操作模式研究已久,平安集团旗下拥有平安信托公司,“投资途径比较通畅”。
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需要三方面条件:政策、人才和项目储备。除了正在制订中的相关投资政策,此次保险投资主要表现为对专业信托业人才的需求。据悉,保监会将在春节后分期对这方面人才进行培训,同时组织专业人士到国际市场学习。
此外是项目储备。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缪建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项目选择非常重要,但看的多,可投资的不多。”根据他原先所在的中保国际的经验,往往一年要看上百个项目,但真正一年能做的也就是两三个。
谨慎投资分享高成长
据介绍,在今年要修改的保险法里,将加进一条“保险资金可投资不动产”——而有关部门在1995年制定保险法时则有意将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这一条删去了。原因是当时有保险公司盲目将数百亿元资金拿去炒房产并最终导致血本无归。
中英人寿总裁张文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收益率不是保险公司投资时最看重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做到资产匹配。”在他看来,拥有一个新的投资品种并不是一定要投这个品种,还要看资产条件和外部因素。
庹国柱教授说:“投资比例、有多少资金量进入,都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在国外,投资比例会根据经济环境变化而调整。”
对此,保监会的监管原则是:积极、审慎、开放、规范。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说:“我们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保险投资将从简单的风险管理转向全面的风险管理。”他表示,保险业还将逐步建设自己对项目的信用评级标准。
保险业内外人士显然对这一渠道的拓宽充满了期待。因为在国外保险业投资基础设施是国际惯例,由此,保险业将有机会分享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机会和收益。
www.cnfol.com 2006年01月25日 08:27 第一财经日报 陈戈
【作者:陈戈】 【出处:第一财经日报】
标签: 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