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三大难题阻碍其上市之路
三大国有控股保险公司中的两家中再集团和中国人保,都在自己的五年计划中提出整体上市的发展目标。但日前京城的有关专家向记者表示,国有控股保险公司整体上市有难度。
整体上市当然是好事,不仅有利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还有利于尽快整合搭建起来的金融控股架构,引进海内外战略投资者,在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增强保险集团化发展的力度。目前,中国人保完成了在全保险领域的战略布局,实现了非寿险、健康险、寿险、保险经纪等保险业务的综合经营,基本建成了以保险为主业的产业集群。同时,中再集团计划实现了"一拖六"的发展模式,包括财险等公司。
然而,有关专家对国有控股保险公司整体上市的冲动提出了担忧。
一是,现有的中国人保控股的PICC在香港已经上市,如果整体上市,把PICC装入集团上市公司,则需要支付投资银行家大笔资金,采取换股或者是其他方式,将PICC换成集团上市公司。无论对投资者或者公司本身而言,花费这种开销,意义不是太大。
二是,如果只是将其它的资产装入,就必须使其它的资产体现其投资价值。目前,就中国人保而言,健康险的发展受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影响很大。从目前经营状况看,还无法充分体现公司的投资价值;另外,寿险行业按照一般规律,需要6-8年的亏损投入期,在公司的5年发展期内,还是一家亏损公司;保险经纪由于涉及的数量有限,几乎可以不计算。因此,从现有的机构看,尚没有明确的上市由头或卖点。
至于再保险集团公司,由于法定分保业务的取消,马上面临国际三大再保险巨头的压力,主营业务将面临严重挑战。因此,要拿出优质资产上市,现有的目标还是比较模糊。
三是,尽管两家都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但目前规模有限,加上以前投资失误等问题,使得现有资产管理公司尚不能全面发挥自身作用。因此,对集团公司的投资收益的贡献应该是个逐步显现的过程。
据了解,2005年中再集团共实现保费收入215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7.58%;到2010年,中国人保将努力实现集团管理的总资产比2005年翻两番,达到4000亿元--5000亿元,保险业务年收入力争达到1500亿元--2000亿元。
总之,专家认为,尽管现在无论是金融机构的银行,还是国资委监管的央企,都在积极提倡海内外整体上市,但对于国有控股保险集团公司而言,还没有真正到时候。
(2006-01-24 08:32:43)(卢晓平/上海证券报)
【作者:卢晓平】 【出处:上海证券报】
标签: 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