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QDII年内起航,保险资金打响第一枪?

2016-12-05 08:00:08 无忧保
【导读】:据媒体上周报道称,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司司长邹林日前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表示,中国计划近期内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基本可兑换,但完全可兑换仍是一项长期目标,如此的表述引起了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密切关注,由此也引起了市场的相关争论。 QDII在


据媒体上周报道称,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司司长邹林日前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表示,中国计划近期内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基本可兑换,但完全可兑换仍是一项长期目标,如此的表述引起了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密切关注,由此也引起了市场的相关争论。

QDII在年内启航?

对于资本市场参与者来说,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基本可兑换虽然离完全可兑换还有着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如果基本可兑换,较目前的外汇政策也有着极大的进步,而且还可以带来资本市场资金的流动,尤其是关于QFII、QDII等资本流动管理制度。不过,由于QFII早已推出,且已有提速的趋势。因此,市场将目光聚集到邹林这样的表述,即“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基本可兑换,可能会优先考虑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虽然“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但分析人士仍然认为,QDII制度极有可能在年内推出,一方面是因为QDII有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功效。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二大国,达到 8189亿美元,仅次于日本的8469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让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大。对此,业界专家开出的对策之一就是QDII制度。另一方面资本项目下的基本可兑换的政策方向也助推QDII。受此影响,分析人士认为讨论多年的QDII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保险资金打响QDII第一枪?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进入倒计时的QDII一经推出,谁会拔得头筹呢?对此,舆论普遍倾向于保险资金。一方面是因为保险资金目前事实上已有境外投资的经验。这主要是去年9月11日,保监会正式发布《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保险资金先于社保基金进行境外股市投资实战。据官方渠道披露,截至去年11月,约有3.4亿美元保险外汇资金投资于商业银行H股股票,其中交行(3328.HK)和建行(0939.HK)颇受青睐,由此今年以来交行与建行的H股股票大涨让保险资金斩获颇丰。因此,有着实战经验的保险公司的确有可能拔得头筹。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相关媒体也透露出相关部门对保险资金的“偏爱”。比如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主办的《中国外汇》杂志2006年1、2月合刊中,援引该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邹林的表态称,允许保险公司购汇进行境外证券投资。这较去年9月11日出台的保险资金外汇投资细则不一样,因为是“购汇”字眼的存在,也就意味着保险公司可以用人民币购取外汇再进行海外投资,这无疑就具有一定的QDII的“雏形”,正因为如此,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保险资金可能成为 QDII的先锋。

对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由于市场人士一直认为QDII对A股市场会形成资金分流、比价效应等冲击,所以,QDII也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言词。但是,在目前来看,QDII的推出未必会对A股市场形成“灭顶之灾”式的利空。

因为目前A股市场经过近年来的市场低迷以及上市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等因素,使得估值水平较海外市场而言,已占据着一定的优势。甚至近一年来还屡屡出现 H股股价高于A股股价的现象,如G中兴、G中海、G鞍钢等等,所以,QDII开闸,并不意味着资金会分流,会形成股价的比价效应。更何况,目前境外资金纷纷要求增加QFII额度,这本身就说明了A股市场的投资魅力。

更何况,即使保险公司获得QDII通道,但也未必愿意大批量地进行海外投资,截止去年底,保险资金的外汇资金达100多亿美元,但只有极少部分资金进入资本市场,说明保险资金在投资过程中依然相当谨慎,毕竟对海外市场的熟悉度并不高。正因为如此,QDII的推出,对A股市场可能会产生短期影响,但长期来看,影响并不大。

2006年03月07日   中国保险报  李德

【作者:李德】  【出处:中国保险报】

标签:   保险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