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倒按揭以房养老的真实调查

2016-12-05 08:00:08 无忧保
【导读】:近日,各地媒体都在热炒一个话题——倒按揭。倒按揭又叫住房反向抵押。就是老年人把房产抵押,按月领钱用于养老,辞世后住房由金融或保险机构收回还贷。2月15日,重庆媒体对重庆可能试点倒按揭进行了报道;2月22日,北京某报报道,北京的银行表示,条件成熟时

 
    近日,各地媒体都在热炒一个话题——倒按揭。

    倒按揭又叫住房反向抵押。就是老年人把房产抵押,按月领钱用于养老,辞世后住房由金融或保险机构收回还贷。

    2月15日,重庆媒体对重庆可能试点倒按揭进行了报道;2月22日,北京某报报道,北京的银行表示,条件成熟时会推出倒按揭业务……

    在这些外地媒体的报道中,无一例外都以南京汤山留园老年公寓的倒按揭模式举例,并将这种模式称为“南京模式”。

    但是,在本报记者昨日对汤山留园老年公寓的采访中发现,这个倒按揭“南京模式”的说法,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

    【江苏商报报道】 本报记者曾璐 陈昊报道

    被热炒的倒按揭“南京模式”,本报记者调查证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各地媒体炒作“南京模式”

    22日,北京某报报道,从北京农业银行地产信贷处传出消息,他们正在关注一项新业务——房产“倒按揭”,并表示会在条件成熟时推出,这也是国内银行界首次明确表示对这一业务感兴趣。

    报道称,南京汤山“温泉留园”在国内首个公开推出倒按揭性质的“以房换养”举措,具体为:老人将房产抵押给银行,可免费入住养老院,身故后房产归养老院所有。

    报道刊出以后,各家媒体纷纷转载,并讨论这家养老院的“以房养老”模式,并称之为“南京模式”。此后,不断有消息传出,在重庆、上海、北京等城市将试点推行“倒按揭”养老模式

    然而,记者在网上查找南京这家“以房养老”的养老院时却发现,各家媒体对“以房养老”的报道都有些出入。有的媒体称,南京汤山温泉留园是老人将房产抵押给银行,可免费入住养老院,身故后房产归养老院所有,并已经有两位老人采取这种模式。而另一家媒体则表示,这种“以房养老”的模式并没有真正实现,而且因为种种原因,现在这家养老院已经基本不营业了。

    南京这家养老院的“以房换养”模式究竟有没有真正实现?如果没有实现,究竟是什么原因没有实现?如果已经实现了,它的具体操作方式又是怎样的?

    老年公寓里只有4个老人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汤山镇。

    各地报道中所称的留园养老院,全称实际叫做“汤山留园老年公寓”。地点位于汤山镇的蒋介石别墅隔壁。

    老年公寓没有醒目的招牌,只有一个大院子,两幢两层楼的房子,几个坐在房门口聊天的老人。如果不是路人指引,记者还以为这只是个家属院。

    老年公寓大门的旁边是一座大约二十平方米的门面房,两扇玻璃门被铁锁锁住,玻璃窗上的招牌告诉路人,这里还兼做温泉泡澡的生意。

    负责人刘小艳的助手告诉记者,刘小艳到市区办事去了,可能要到下午才能回来。小蔡给了记者一张刘小艳的名片,还特别叮嘱记者现在别打电话去,因为“刘总这会儿有事”。

    刘小艳名片上的头衔是“南京汤山温泉留园老年公寓”和“南京温泉留园老年高级休闲中心”的总经理。

    在记者的一再要求下,小蔡发消息告诉刘小艳,有记者要采访她,刘小艳没有同意。

    从与小蔡的交谈中记者得知,过年前,曾因与合伙人的纠纷,老年公寓一度关闭。直到过年之后才重新开业,现在老年公寓里只有4个老人。而负责人刘小艳此次去市区,也是为了应付这场官司。

    记者问小蔡一些“以房换养”的问题,她也是不肯多说一句话,只说自己才到养老院一个多月,对一些情况还不了解。

    没听过谁是“以房换养”

    在等待刘小艳回来的时间里,记者向一位老人了解了一些“以房换养”的情况。

    这位老大妈也说是过年后才住到老年公寓来的,对“以房养老”的事情知道的很少。她告诉记者,在这儿住的四个老人都是靠退休工资和子女资助,没有听说有“以房养老”的老人。她自己虽然在卫岗有一处房产,留给了生活比较困难的儿子居住。

    而记者从知情人处了解到,刘小艳在去年11月份左右与合伙人在经济上发生纠纷,在今年1月份左右,原来住在这里的老人全部被赶了出去,里面是否包含有“以房换养”的老人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不是因为儿子工作太忙,孙子又要上学,我又不能动,谁还会住到养老院来呢?”一位老大妈告诉记者。

    对于“以房换养”,这位老大妈只能说出曾经在另一个养老院居住时,自己一个朋友的经历:那位朋友已经有八十岁了,去年不慎将腿摔断。然而,8个儿女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伺候她,老人一气之下住进了养老院。正好老人手里有一套房子,就把房子卖了16万,用来支付养老院的开销。8个儿女一听老人有16万元钱,都跑来问老人要。老人质问8个儿女,我把16万分给你们,你们一人才得2万元钱,你们能保证养活我吗?如果我把钱花在养老院里,每年花1万还能花16年呢,我都80岁了,能不能活16年还是个问题,但我就情愿把钱送进养老院,最起码有人会照顾我。

    这个故事反映了一部分老人的想法,但是没有证实汤山温泉留园老年公寓是否有过“以房换养”的经营模式。

    负责人先否认后承认

    上午十点半,一辆轿车开进养老院,下来三个女人。一位老人悄悄告诉记者,那位戴帽子的女人就是刘小艳。

    当记者表明身份时,刘小艳显得有点吃惊,可能是因为最近官司缠身,她显得有点疲惫。

    记者开门见山,直接就“以房养老”现在办得怎么样向刘小艳求证。刘小艳脱口而出:“没有,没有这回事,我们没有办这么个事情。”这个回答倒让记者吃了一惊。

    既然被刘小艳否认,那么媒体报道的南京“以房养老”模式,难道是子虚乌有?

    面对记者的疑问,刘小艳承认,当初她是推出过“以房养老”的模式,也有两位老人以“以房养老”的模式住进了养老院。但是因为最近两位老人把腿摔伤了,已经回家养伤去了。

    对于这个“两个老人都摔伤了腿”的说法,记者无从考证,因为老年公寓里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些情况。

    当记者提出想看看两位老人“以房养老”的协议时,刘小艳说,合同放在律师那里,而且自己身边也没有空白的协议可以给记者看。

    记者想问刘小艳要两位老人的联系方式,刘小艳也以“涉及商业机密”,“老人不给讲”等理由拒绝了记者的要求。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只能证实,整个汤山温泉留园老年公寓,只有刘小艳见过两位“以房养老”的老人。(2版《重磅报道》)

南京报业网 2006-02-24

【出处:南京报业网】

标签:   以房养老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