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电昨日报道,花旗集团正与中国人寿(2628.HK)等国内企业商谈联合竞购广东发展银行股权事宜。广发行股权第二轮竞购战再次引发人们关注。
花旗集团是否与中国人寿达成协议入股广发行,目前尚不得而知。
外电称,花旗集团已与中国人寿商谈数周,但花旗集团及中国人寿均未向本报记者确认此消息。尽管双方缄口不言,但通过梳理有关公开信息,或许能为双方联合的可能性理出一丝脉络。
中国人寿分别在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中认购股份,公司高层也在明确发出有意入股商业银行的信号。另外,中国人寿和花旗集团交情不浅,花旗集团曾出现在中国人寿战略引资的候选名单上,有意思的是,2002年花旗针对中国人寿提出的持股比例也触到了上限。
目前对中国人寿是否能如愿入股广发行下定论,还为时尚早。因为,按照《保险法》规定,除非“特批”,保险公司不能投资保险以外的企业。但据了解,目前公布的银保股权合作的特批名单中,并未出现过保险公司的身影。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郝演苏分析说,如果中国人寿有意入股广发行一事属实,那中国人寿极有可能通过旗下资产管理公司“曲线入股”。此举在行业内有先例可循,平安曾通过旗下信托公司收购了福建亚洲银行(现更名平安银行)。据记者了解,平安后又分别通过平安银行、平安信托竞购邮政储蓄银行和广发行,近期又传出平安向深圳商业银行抛出“绣球”。
业内人士分析称,凭借中国人寿在国内寿险业的老大地位,如花旗成功与其联手,将为花旗成功竞购广发行增加不少胜算。但市场也有担忧,“如果中国人寿在竞购广发行中不能占据主导权,那对于中国人寿集团化发展的帮助没有多大意义”。
随着广发行上周五第二轮招投标的启动,平安仍有入股该行的机会。与此前花旗和法国兴业持股比例方案超过上限不同,平安保险在入股广发行方面没有任何政策障碍。而花旗和法国兴业必须下调持股比例,将减持的股份受让给中资企业。据悉,宝钢和中石化已获得法国兴业的减持股份。
随着平安、国寿有意入股广发行等系列新闻的传出,银保股权合作的讨论再度掀起。业界对全面推进银保股权合作的具体时间表持不同观点。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教授谈儒勇认为,我国正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一个过渡,并朝着混业经营的方向发展。我国现有法律为金融混业预留了空间,现行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得混业经营,但可在特别许可的情况下进行,这就为类似平安、国寿意欲参股银行的行为提供了可能性。
而郝演苏认为,“从金融风险、产业风险的预警系统来看,目前一下放开对混业经营的管制不大可能。混业经营会带来金融风险的交叉传递,因为同属一个集团,风险很容易从保险业务传递给银行业务,继而影响证券业务和信托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部门已高调为银行保险互相持股“添柴点火”。保监会主席助理袁力在保监会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保监会和银监会的合作要由浅入深,积极推进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的股权合作。这让保险公司又看到了一丝曙光,等待金融混业大门的开启。
2006年05月25日 国际金融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