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公车“裸拍”为最严车改探路
中央公车拍卖,为“最严车改”探路,但公车拍卖毕竟只是车改的一个环节。接下来更重要的是,防止相关人员左手领车补,右手动用公帑再买新车。
近日,中央机关公车举行了两场拍卖,场面火爆,溢价率高。究其因,恐怕不能简单用“都是领导坐过的车,以后商务应酬还是很有面子”来解释,还与公车保养好、公开的车况数据可靠有关。
对竞拍者来说,关心的是拍卖车辆的性价比高不高,能否竞拍成功;而普通公众关心的则是,拍卖是否依法合规,公开透明。而如果站在更宏阔的背景下观察,中央机关公车拍卖还关乎本轮车改的成色。
去年7月,中办、国办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又一次开启了公车改革大幕。此次车改被称为“史上最严车改”,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均被取消。
如何让最严车改贴地而行?必须压缩现有公车,封存之后,公开拍卖。据悉,中央和国家机关在2014年年底前取消5000辆公车,此前消息称,中央层面取消的3184辆公务用车已全部封存。封存只是一个环节,1月25日、26日和2月1日,共拍卖约300辆公车。换言之,本轮公车拍卖质量如何,关系到剩下几千辆公车的走向,甚至影响到车改能否真正推行下去。此外,如果中央层面的公车拍卖成为范本,还可为地方公车拍卖提供榜样;哪怕此次公车拍卖出现瑕疵,通过及时矫正,也可为接下来的拍卖提供经验和教训。这正是本次公车拍卖的价值所在。由此,此次车辆处置全程有必要接受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处置结果也应及时公布。
拍卖公车,具有釜底抽薪之效。公车拍卖了,意味着不可能是象征性封存,风头一过再启封使用。按照制度设计,“处置公务用车所得收入,扣除有关税费后全部上缴中央国库”。因此,拍卖的公车越多,越说明车改动真格;公车拍卖收入越多,越是好事。
中央公车拍卖,为“最严车改”探路,但公车拍卖毕竟只是车改的一个环节。接下来更重要的是,防止相关人员左手领车补,右手动用公帑再买新车;还需从预算编制等方面,防止中央机关在公车配置上乱花钱。通过最严格的制度约束和最有力的多元监督,遏制“车轮上的腐败”,使最严车改不会浪得虚名。
相关
公车“裸拍”不妨成为“标配”
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取消的公务用车昨日在京举行首场拍卖会。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车拍卖实行“车牌分离”,参与竞拍的车辆车牌号将被交管部门回收。
这是去年7月中央两个公车改革文件出台之后的“第一拍”,因而备受舆论关注。这些“退”下来的公车将会“拍”出什么价钱,都是哪些买家参与竞拍,成交价比起拍价上涨了多少或者有无上涨,现场会不会出现流拍等,都是舆论关注的问题。
根据有关部门之前的表态,中央和国家机关要处置的公车将“公开招标、公开拍卖、公开结果”。这是公众期待的处置方式。此前,一些地方拍卖公车曾拍出过“白菜价”、“废铁价”,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显然,这次公车拍卖不会出现“白菜价”,不过,由于是“裸拍”,也不会拍出“天价”。
如果这次拍卖是公车带牌拍卖,关注率无疑比现在要高很多,成交价也会更理想。但有关方面却采取了“车牌分离”(即“裸拍”)的方式来拍卖,对此,坊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带牌拍卖不会增加北京汽车增量,完全可行;而且,公车带牌拍卖还能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裸拍”才更公平合理,理由是,带牌拍卖会变成“有钱人的游戏”,对于参加车牌摇号的市民不公平。再加上首都雾霾治理的任务很重,“裸拍”对于雾霾治理是有益的。另外,“裸拍”还给了外地人参与竞拍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的机会。相比而言,公车“裸拍”似更为稳妥,也更彰显公平公正原则。
这是因为,公车拍卖的实质应该是处理公车、推进公车改革,如果是带牌拍卖,实质上变成了处理公车车牌,因为在北京这样的严格限制机动车车牌的城市,很多人更看重的其实是车牌而不是公车,所以,如果是带牌拍卖,准确地说是拍卖公车车牌,这的确会变成“有钱人的游戏”。
为此,无论是目前已限牌的城市,还是没有限牌的城市,在推进公车改革、处理公车时,都值得借鉴公车“裸拍”方式。对于已经限牌的城市来说,“裸拍”有利于控制城市车辆——因为一部分公车可能会被外地买家拍走,也有利于公平透明。
对没有限牌的城市来说,似乎没有“裸拍”的必要,但仍有必要实行“裸拍”,因为很多公车车牌号是“特权车牌”,往往能享受特殊待遇。即使“特权车牌”和公车一起被拍卖,以后也有可能受到关照。因而,要处置的所有公车,车牌都应该回收,不应该再出现。
虽然公开“裸拍”会让成交价格打折扣,但这是最真实的公车交易价格,也是最公平的处理方式。而且,由于是“裸拍”,外地人也可以参加,竞拍者多了,也有利于提升成交价格。所以,公车“裸拍”不妨成为一种“标配”。
如果想让公车拍卖给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能总是把目光盯在公车车牌上,而应该创新拍卖方式。比如说,网络和现场拍卖可以同步进行,以提升参与面。而确保拍卖过程公平公正,就能避免出现“废铁价”。希望这一轮公车改革中的公车处置坚持公平透明的原则,让更多人满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