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7月份保险行业资金统计数据。与6月份相比,保险行业总资产增加了236亿元,达到13869亿元。在资金投向上,银行存款和基金投资势头相悖,前者的总额下降了100亿元,后者则增加了151亿元,首次超过千亿元大关,达到1036.8亿元;此外,国债投资呈现降温的势头,企业债则有升温迹象。
国债投资降温
从数据来看,7月份保险行业的国债投资总额增加了26亿元,但国债在总资产、国债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继续演绎上月的下降趋势,5-7月份这两个数据的变化分别是24%、24%、23.8%,以及45%、44%、43%。
据宏源证券研究员杨浩波分析,目前国债的收益率偏低,不足以弥补其保险公司保费成本。例如,5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大概是2.7%左右,而5年期的存款利率是3.6%,扣税后是2.88%;1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在1.4%-1.5%间,而银行存款利率是2.25%,扣税后是1.8%。这些品种的国债的收益率都低于同期存款利率,而且在变现时还可能面临市场走低的风险。
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国债品种的涨幅超过了26%,表现最差的品种的涨幅也在3%以上,杨浩波认为,获利盘众多,后市上涨的动力已经不大。但目前银行间市场的回购利率一直较低,这说明国债市场的资金面充裕,一旦国债下跌,有闲置资金的银行就会接盘。所以,国债在短期内也不会大幅下跌,可能会呈震荡走势。
华夏证券研究员魏琦也认为,国债再上涨的空间不大,但只要CPI能保持在2%以内,下行的空间也不大。
新规支持保险机构增持企债
“7月份,保险行业投资于企业债的增量资金可能将近100亿元。”杨浩波推测,“从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来看,7月份保险行业的投资总额增加了272亿元,除去在国债和基金投资上增加的26亿元和151亿元,剩下的90多亿元很可能是投向企业债了。”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保险行业资金占企业债市场的54%,占国债市场的20%。
与保险资金的这一动向相呼应的是,8月21日《保险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启动。该文件规定,保险机构投资国家信用债券可自主确定投资比例,而投资企业债的比例从原来的“不得超过当月末总资产的20%”提高到“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该保险机构上季末总资产的30%”。
魏琦指出,在市场稳定、保险资金总额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当月末的总资产”和“上季末总资产”的差别不会很大,这意味着保险行业投资企业债的上限大大提高了。
“如果依照这个文件,8月份保险行业投资企业债的上限可以达到4089亿元,这将接近于7月份保险行业在国债投资(3295亿元)和基金投资(1036亿元)之和。”据杨浩波分析,该文件出台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保险公司迫于资金运用压力,需要扩大投资渠道,而保监会也需要为其拓宽经营方式;此外,这也有利于保险资金更好地参与到企业债市场中来。
今年以来,企业债市场一派红火势头,不仅在品种上新增了短期融资券,而且在上年初国务院已批准的512亿元发行额度的情况下,下半年可能再推出500亿元左右的发行额度。如果这样,全年企业债发行额度将突破1000亿元,而此前任何一年的发行额度都没有超过500亿元。
“保险公司资金量大,而且是比较稳定的债市投资者,即使在目前企业债市场僧多粥少,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也是企业债承销机构首先考虑的客户。”魏琦指出,发行企业债已经成为目前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而且目前发展的公司的信用和资质都比较好,市场有望继续走高。
www.hexun.com 【2005.08.29 08:45】证券时报/邬敏
【作者:邬敏】 【出处:证券时报】
标签: 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