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目前没有发展或者入股银行业务的计划。”9月7日,中国人寿新掌门杨超在介绍中国人寿“集团化”战略的时候,为端坐眼前的境内数十名媒体记者的心头抹去了一个问号。
一周前,公司高层苗复春、刘家德等已在香港用同样的措辞对那里的记者做了回应。
苗复春表示:“目前中国人寿要专注于发挥寿险市场优势,从长远发展来说,就开拓新的领域,包括进军银行业,我们会积极进行研究。”
记者们对中国人寿办银行的好奇主要有两个由头:一是业内的主要对手平安已经有了自己的银行;二是交通银行最近有了办保险公司的计划和举动。
而在外界看来,作为位列“财富”全球500强中,中国金融企业领头羊的中国人寿一直以来似乎对办银行没有什么动作。
尽管没有动作,但想法早就有了。
在十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前掌门王宪章在提交的提案中,“建议尽快修改《保险法》第105条,允许保险公司使用一定比例的保险资金收购其他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股权,发起成立或参股银行、证券和基金公司。”
王宪章认为,在保险、银行、证券业务进一步相互渗透的态势下,加快保险业混业经营步伐,可以提高中国保险业整体竞争力,金融混业经营也是金融保险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途径。
随着中信集团、平安保险以金融控股集团形式进行有限度的“混业”经营,以及最近交通银行刚刚添上的一把火,舆论认为,中国人寿办银行也已运筹帷幄,指日可待,只待相关法规出台。
但一周之内,中国人寿高管层不断否定了“指日可待说”,苗复春表示,平安银行的出现,跟平安保险成为一个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目标有关,而中国人寿目前的定位仍是以保险业为主。
苗复春说,中国人寿暂时无意发展或入股银行业务,而是想专心发展寿险,集团的定位是比较专业、不分散的寿险企业,通过核心业务增加竞争力。但他还是给周围的人群吊了一下胃口。“当然,如果有需要,从长远讲,中国人寿不排除入股银行,以开拓业务新领域。如果有好机会,我们会考虑。”
刘家德指出,现在监管当局仍严格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政策,集团会否发展成为综合金融企业,要看即将出台的新修订的《保险法》,会否放松对保险公司混业经营的要求。
尽管不是现在,但听得出来,中国人寿进军银行业这一步,将来是必定要走的。
刘家德说,现在摆在中国人寿面前的就是两个字:机遇。判断有没有机遇,以及如何把握机遇,是中国人寿现在面临的两大课题。
2000年入主中国人寿时,王宪章曾列下中国人寿“三步走”战略:稳步发展——成功上市——集团化经营。前面两步已经在其任期内完成。
2005年年初,王宪章定出了未来集团化发展的框架,除现有的寿险公司及资产管理公司外,设想中还包括产险公司、养老金公司、健康险公司及再保险公司。对集团化企业管理和资本运作具有丰富经验的杨超被寄予厚望。
“目前中国人寿与国际一流金融集团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首次在境内以答记者问形式亮相的杨超表示,他的计划是先接力完成王宪章集团化梦想,再带领中国人寿去实现金融控股集团的目标。“下一步,要把中国人寿建设成一个现代企业。”
杨超表示,中国人寿会根据现实环境,在条件成熟时进行实质性的资本市场运作。“我们会捕捉每一个有利于发展的时机,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www.cnpension.net 【2005.09.12 14:14】中国保险报/刘嵘
【作者:刘嵘】 【出处:中国保险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