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站稳脚跟后,海尔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又将触角伸向了青岛,目标直指中方股东海尔集团“老家”。9月27日,海尔纽约人寿第二家分公司在青岛揭开面纱。
与同时期进入国内的保险公司相比,海尔纽约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进入二线城市的扩张路线。“进入二线城市对于合资寿险公司来说是迟早的事情。”海尔纽约总经理朱立明对记者表示,从国内保险市场发展的大方向来看,选择此时进入二线城市是明智的。比如四川、山东、江苏等保险市场,通常需求较大、市场主体较少。
朱立明表示,海尔纽约青岛分公司将为青岛市民提供20多种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产品,包含保障、理财及分红等多种类型。并将产品线从个人寿险扩展至团体险业务。
中意人寿吞下中方股东中石油200亿元的团险大单,让众多寿险公司艳羡不已。因此,海尔纽约人寿此次能否如愿拿到海尔集团巨额团单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朱立明透露,海尔纽约人寿青岛分公司已经与海尔集团签订了第一份团险保单合作意向,承保海尔集团员工福利保障计划,该计划将提供涵盖意外险、健康险、养老险的一揽子保险保障。由于还在洽谈中,朱立明表示,目前具体团单保费收入还不明确。
海尔纽约人寿青岛分公司于8月29日开始销售,首月提交保费就创下332万元的业绩,这在同行中颇为少见。事实上,这离不开中方股东海尔集团的功劳。业内人士分析称,凭借海尔集团在青岛的势力,海尔纽约人寿今后在青岛市场可谓如鱼得水。
而充分挖掘股东优势也是海尔纽约人寿的特长。海尔纽约人寿管理层一直强调要结合海尔的品牌、纽约人寿的寿险技术。
在青岛分公司筹备期间,海尔纽约人寿引入外方股东美国纽约人寿著名的“黄金培训系统”,组建“学院派代理人”经营队伍,采用“财务需求分析系统”来了解客户的保险需求,主张“代理人的主要任务不是推销产品,而是发现客户真正的需求”,要求代理人不仅对产品熟悉,还要具备家庭理财、金融和税务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海尔纽约在上海专设了30多人的“特别市场部”,根据海尔电器销售部门提供的客户资料进行电话行销,目前人均月产能在2万元左右。尽管目前这一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不到10%,但是朱立明向记者透露,公司计划在筛选海尔客户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娘家”青岛发展该渠道。
向来注重银保业务的海尔纽约人寿将继续在青岛倾注精力。朱立明称,凭借海尔集团与青岛当地银行的“交情”,海尔纽约人寿可能会在青岛采取银保多元化渠道模式。
【相关链接】
海尔纽约人寿由海尔集团和美国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共同出资组建。2002年11月底在上海正式开业,2004年全年保费收入突破1.16亿元,并于同年年底进入西部重镇成都,首月实收保费345万元。
海尔纽约人寿自今年5月底获得青岛分公司筹建批复,短短几个月就完成了业务系统、内控制度的建立以及内外勤人员的招募工作。海尔纽约在青岛的代理人队伍全部拥有大专以上文凭,60%的人员拥有本科以上学历。
青岛市民届时将享受到的服务举措包括SMS免费短信服务、体检中心、100%客户回访电话等多项特色服务。
股东之一海尔集团在2004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品牌价值高达616亿元,并在2005年再次入围世界品牌百强。另一位股东纽约人寿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更是《财富》全球500强之一。
【2005.09.30 08:05】 国际金融报/黄蕾
【作者:黄蕾】 【出处:国际金融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