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是今年我国经济改革的重头戏之一。今年以来,我国政府明显加快了对金融体制的改革力度,如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及银行业改革等,并且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由此为我国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那么,今年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在哪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呢?
银行业改革成效显著。银行业改革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中行和工行股份制改革工作启动,并引入了各自的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交通银行于6月23日在中国香港上市,成为我国首家在境外公开上市的商业银行,日前建行已在中国香港公开招股;二是股份制银行如华夏和民生等也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并计划赴港上市;三是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截至今年6月份,全国已有17家省级联社挂牌成立, 43家银行类机构挂牌营业,172家联社完成了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的组建工作。这些现象表明,我国银行业改革明显加快,并已取得了一些令人注目的突破性进展。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全面展开。长期以来,"股权分置"一直被认为是阻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解决这一关键性问题成为我国金融业改革的一件大事。今年5月份开始,按照"试点先行、协调推进、妥善解决"的步骤和"统一组织、分散决策"的思路,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开始逐步展开,目前已推出超过80家上市公司进行改革试点。另外,证监会、国资委等五部委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并规范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7月21日,我国放弃了已维持10年多的固定汇率制度,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另外,为配合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我国还推出了外汇远期、掉期等交易工具。我国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面的重大突破也在国内外引起了积极反应。
金融市场制度创新层出不穷。近期,我国政府设立了市场期盼已久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以加大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力度。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并允许国际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即熊猫债券)等。另外, 商业银行设立银行类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并允许境外投资者亚洲债券基金二期(ABF2)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批准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12家等,以及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衍生产品开发等。这些现象都显示了金融制度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此外,在推进金融制度改革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的监管体系,如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监管和加强对证券市场监管等。可以说,今年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尤其是金融体制改革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成为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对于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也产生了极其深刻和深远的影响。
上海证券报 乐嘉春 2005年10月20日 08:06
【作者:乐嘉春】 【出处:上海证券报】
标签: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