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争夺企业年金市场 保险机构胜出一筹

2016-12-28 08:00:13 无忧保
【导读】:5月17日,江苏省企业年金第一大单出炉——太平养老保险公司与徐州矿务集团签订企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合同。徐矿集团经过招标从十几家竞标机构中最终选择了太平养老,首批委托资金超过5亿元,涉及7万多员工。 会后,太平养老总经理杨帆似乎并不轻松,他


5月17日,江苏省企业年金第一大单出炉——太平养老保险公司与徐州矿务集团签订企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合同。徐矿集团经过招标从十几家竞标机构中最终选择了太平养老,首批委托资金超过5亿元,涉及7万多员工。

会后,太平养老总经理杨帆似乎并不轻松,他向记者反复念叨,“眼下,江苏省还有不少资金排队等着建企业年金。”

据江苏省劳动厅的一位领导介绍,江苏省目前正在进行原有企业年金业务的移交和规范,“希望有资格的机构来参与管理。”

750亿的诱惑

更让所有保险机构不能轻松的是750亿元的“大蛋糕”。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要求,2007年年底之前,将有750多亿元的存量企业年金移交给具备资格的机构管理运营。

过去,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纷纷成立事业单位,专门管理企业年金。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企业年金试行办法》(20号令)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23号令),规定企业年金与政府有关部门脱钩,实行市场化运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接收新的企业年金计划;新建立的企业年金计划,要由具备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机构管理运营。2006年发生的上海“社保案”,加速了中央决策层推动年金移交的进程。当年9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出34号文,再次强调规范企业年金管理和基金投资运营,明确要求各地在劳社部20号、23号令颁布前建立的企业年金计划移交给具备资格的机构管理运营。

有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已有2.4万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年金规模达910亿元,其中160亿元是按市场化方式管理运营,剩下750多亿元的存量企业年金需要移交。

养老保险公司胜出一筹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养老保险公司受托资产占全部法人受托资产的65%以上,优势明显。不仅如此,近期,养老保险机构已经在这750多亿的市场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

5月19日,由11家中央及上海大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了长江养老保险公司,它的使命将是整体接收上海年金中心掌管的约150亿元存量企业年金资产。今年年初,深圳市政府将原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的23.26亿元企业年金业务整体移交给平安养老保险公司。深圳当地官员表示,“深圳的企业年金要市场化运营,这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我国首批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太平养老,目前签订的企业年金协议客户已经达到500多家,受托管理的资产超过30亿元,业务遍及17个省市。这次徐矿集团与太平养老的合作被当地有关政府部门称之为“规范建立企业年金的典型之一”,并且“对大型国有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具有示范性影响,对促进江苏省社保体系建设有重大意义”。

此外,一些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也在抓紧时间进入市场。目前,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公司已经获批筹备即将开业。筹划已久的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5月15日获保监会批复开始筹建。这是继长江养老保险公司获批后,在短短一个月内,保监会批复筹建的第二家专业养老险公司

对此,一位“站在企业年金门外”的合资公司老总很是羡慕,他告诉记者,“做企业年金,养老保险公司的优势是要大一些。”业内人士分析到,养老公司一方面具有专业优势,秉承寿险公司的强大精算技术,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在年金产品设计与提供、投资工程设计等方面均有先天优势,能够给客户提供各种类型的企业年金产品,符合企业和个人不同养老保险的需求。二是专业养老金公司的核心业务就是企业年金业务,专业养老金公司将把全部的公司战略、资源配置放在企业年金上,生存的压力将逼迫专业养老金公司在企业年金业务的管理、服务和专业技术进步方面走得更远。相对而言,其他金融机构则缺乏这种生存压力和战略高度的重视,这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意味着专业养老金公司必然会全力以赴。

业内人士颇有信心地预计,若按受托比例来算,在750多亿的市场里,将来养老保险机构所占份额至少不会低于60%。

2007年05月23日 18:36  中国保险报 □本报记者 谢柳

标签:   保险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