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歙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劳动力市场建设和技能培训力度,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自2005年以来,该县共新增就业岗位6231个,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230人,“4050”等困难对象再就业1120人。2007年度,歙县获得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县称号。其主要做法有:
坚持以岗位开发与帮扶弱势群体为主抓手,着力构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渠道多元化平台。
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优先安置失业人员。积极鼓励创办服务型、用工密集型企业和再就业基地,将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就业再就业平台,目前开发区可提供就业岗位3500余个,已吸纳失业人员1200余人。
出台了《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实施办法》、《歙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积极扶持自主创业。下岗职工黄爱娟参加该县首期创业(SYB)培训班后,创办了绿馨凯音洗衣连锁店,解决了15名下岗失业女工的就业问题,2006年被评为全省再就业先进个人。大学毕业生曹炳生回乡创办了一统精工有限公司,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及下岗失业人员50余人,2007年他和绿保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宏伟、县农兴农机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志荣被评为全省农民工回乡创业先进个人。
认真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努力改善“零就业”家庭的困难状况。目前已有新安、新北、老街三个社区达到了充分就业社区的标准,今年全县所有社区将全部达标。渔梁街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张敏获得“全省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先进工作者”称号。还制定出台了扶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实施办法,目前,全县城镇4户“零就业”家庭,已实现每户至少有一人就业,做到了“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帮扶一户,消除一户。
坚持职业技能培训与服务体系建设并重战略,着力构建培训就业服务平台。针对全县存量劳动力技能偏低、就业竞争力较弱的实际情况,该县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把劳动力培训与学历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运用培训补贴杠杆,大力驱动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开发培训和劳动预备制度培训。
安徽省行知中学职业技能培训以县内企业用工需求为重点,不断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积极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委托培训、订单培训、定点培训和校企联合培训,努力把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打造成技术素质高、就业前景广、适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几年来共输送各类技能人才5000余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07年该校被评为全省就业再就业培训先进单位。
进一步充实基层劳动保障工作领导力量,各乡镇相继明确了劳动保障事务所专职人员任职所长,并明确各社区支部书记兼任劳动保障工作站站长。县财政部门将28个乡镇、10个社区工作机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此外,该县还积极开辟县外劳务输入通道。先后赴涡阳、阜南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与当地劳动部门寻求建立劳务协作关系,争取从县外引进劳动力。
标签: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