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安徽省砀山县针对当前干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多方征求意见,突出“严规定、重考核、强问责”工作思路,健全完善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整体干部队伍作风明显好转。
一是坚持干部提拔“逢提必下”,树立基层导向。县委明确提出“两坚持三优先”原则,即坚持镇党政正职原则上从镇副职中选拔、镇副职从有镇工作经历的干部中产生;县直单位主要领导岗位优先考虑有镇基层领导经历的,县直单位副职优先考虑有镇工作经历的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有基层经历的后备干部,逐步形成了“在基层一线选干部,让基层一线出干部”的良好氛围。
二是实行新提拔干部任职承诺,激发干事热情。新提拔重用领导干部按照共性履职目标和个性履职目标进行承诺,共性履职目标包含“忠诚干事、倾情干事、踏实干事、认真干事、干净干事”等内容;个性履职目标主要结合任职岗位、职责分工,在工作目标任务、自我努力方向两方面作出书面承诺,今年共有19名提拔重用干部的承诺书在先锋网、电视台等媒体上进行公示。定期督查履诺情况,并将督查结果作为履职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参考依据。对发现有违诺行为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
三是建立公职人员责任档案,实行有责必究。按照“一人一档”的方式建立公职人员责任档案。对公职人员可能出现的5大类67条责任缺失情况进行系统分类梳理,主要采取责任倒查、线索征询、主动查办、明察暗访、单位点评等形式采集、查证和记录责任缺失情况。对责任缺失记录较多的公职人员,采取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方式予以提醒惩戒。年度个人被记录缺失1次的,半年内不得评先评优;缺失2次的,本年度不得评先评优;缺失3次以上的,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
四是推行“干部作风”专项考核。将作风考核指标细分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学风四项指标,实行百分制考核,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分至90分为“良好”,60分至8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较差”。明确“良好”等次为提拔底线;“优秀”等次优先提拔;“良好”等次以下的,其年度综合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同时取消年度先进个人评选资格;“一般”等次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较差”等次的干部,视具体情节给予批评教育。(范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