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调整津贴为何得不到认可?
2月24日,记者从成都市政府官网获悉,自今年起,成都市调整市级以上离退休劳动模范荣誉津贴标准。此次调整幅度为:离退休全国劳动模范荣誉津贴发放标准调整为200元/人·月;离退休省部级劳动模范荣誉津贴发放标准调整为150元/人·月;离退休市级劳动模范荣誉津贴发放标准调整为100元/人·月。(2月25日《华西都市报》)
当公务员任何福利标准调整哪怕只是风吹草动就足以牵动国人敏感的神经,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一次大讨论,甚至招致一片咒骂。然而当离退休劳模荣誉津贴标准调整之时,我们却未曾看到只言片语负面消极话语,反而大多纷纷表示认可,送上祝福。面对着同样的津贴调整,却导致不同的结果,笔者不禁反思为何公务员津贴调整就得不到认可?
我们不妨对比一个案例,当武汉大学28岁邓鹤翔被评为最年轻教授之时,我们没有看到既往某些最年轻副县长、副市长一般的咒骂和质疑,反而大多表达的都是钦佩。为何?从官方简历中我们看到了其从高中全国竞赛获奖到留学美国后扎扎实实的成绩。在如此耀眼的成绩单下,是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其获得教授职称实至名归。
然而对于公务员来说,从家中赃款过亿烧坏点钞机到官员仗势殴打他人,从干部享受特权一呼百应到执法干部暴力行凶,如此之多的负面新闻让公众记住了某些公务员的丑陋,却选择性的忘却了还有诸如兰辉、菊美多吉的正能量。当公众知晓了公务员还有诸如购物卡、礼品卷之后,每个人都会会公务员真实收入产生质疑。当公务员收入至今还未曾公开之时,要想释疑又谈何容易?
总而言之,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公务员的津贴调整还是福利发放,之所以得不到公众的广泛认可,在于公众对于整个公务员队伍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偏差。没有展现出实打实的业绩,反而总是给国人留下一杯清茶、一张报纸的悠闲工作形象,要想真正得到认同,难上加难。
标签: 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