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社部公布的2013年全年及2014前三季度全国社保基金决算报告显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收入增速低于支出增速,由此引发国人对养老保险基金日后恐将支出不足的担心。笔者认为,造成此问题的一个重要推手就是:许多企业在社保缴费中违规操作。
养老金被称为企业退休人员的保命钱。但是,部分不良企业总是在缴纳社保基金时,以降低缴费基数、漏报,瞒报等行径来降低对员工养老保险的投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就曾显示,在被调查的上千家中国企业中,高达69%的企业存在未能合规缴纳社保基金的现象,有1/3的单位存在未及时参保缴费甚至漏缴的问题,1/3企业存在错账或对账混乱不清问题。
企业对缴纳社保基金的态度不积极、耍无赖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企业为了节省开支,故意不缴、少缴或逃缴;二是有些新办企业或外来企业对政策理解的偏差,将社会保险当成了企业的社会福利,而不是应尽的法律义务,经常发生不缴或不足缴的行为;三是不少职工普遍害怕被用人单位知道自己投诉后会丢掉工作,只好委曲求全。如果企业养老金的窟窿得不到及时修补,意味着若干年后一大批退休职工面临养老金缩水的困境,这将会给本就存在巨大缺口的养老金又一次严重打击。
加强企业职工社保基金管理,敦促企业依规缴纳养老保险金,做实个人账户基金,理应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有关部门应把法律法规宣传送进车间、送进楼院,让每一位劳动者都深知社保的重要性,一旦遇到危害自己利益的事,就会毫不犹豫地伸出维权的拳头。同时,各级政府要对症下药,强化征管手段,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入库。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企业用工成本高已是个不争的事实。要想做到“援企”和“护工”两不误,地方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地实施帮扶困难企业的政策,如,加大社保补贴、降低税费等。今年,我市已经在这方面有所尝试,许多企业也尝到了甜头。(于艳新)
【出处:大连日报】
标签: 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