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开业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保资产管理公司(下称“人保资产”)的资本实力将在其成立三年后得到空前提升。昨天,人保财险(2328.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与其“同门兄弟”人保寿险和人保健康险联手参股人保资产,从而使其资本金由原来的1亿元增至8亿元。
公告称,根据协议,人保财险将出资1.6亿元人民币(下同),人保健康险和人保寿险各出资8000万元,人保资产原股东人保控股和慕尼黑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则将出资额由原来的8100万元和1900万元,分别增至3.28亿元及1.52亿元,共计8亿元,从而使得人保资产的资本实力一跃与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相比肩。
增资完成后,人保资产将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人保控股的持股份额由原来的81%减至41%,慕尼黑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持股比例保持不变(19%),人保财险持股20%,人保健康险和人保寿险各持10%。
人保资产有关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此次增资主要是考虑到随着投资渠道的进一步放开,该公司受托管理的资产也会随之增多,对公司的资本金会有一定的要求。此次人保资产增资,还有另一层未雨绸缪的打算。“如果今后允许保险机构推出理财产品,我们这也是为未来做好准备。”
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中要求,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000万元,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其受托管理的保险资金的千分之一,否则应增加资本金。当达到5亿元时,可不再增加资本金。
上述人保资产人士表示,此次增资还有完善治理结构方面的考虑。增资前,人保资产只有人保控股和慕尼黑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两家股东,这次增资后变为五家股东。“股东增加后,会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
上述人士透露,人保资产下一步将考虑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现在资本市场发展很快,但公司的投资水平还不高,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投资能力。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后,可以引进他们先进的投资技术、投资理念和人才。”
早在2004年,人保资产董事长唐运祥曾表示,人保资产将用10~15年时间实现“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包括实现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并上市,参股或控股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投资理财公众公司。不仅要管理保险资产,今后还要将养老基金、企业年金、社保基金以及其他资金等纳入其中,不仅在二级市场上运用资产,还要在一级市场上运营资产。
而人保资产的这张蓝图,也正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远景。随着综合经营步伐的加快,已有三年历史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也正面临转型。日前出台的“国十条”已明确提出,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逐步扩大资产管理范围。
2006-07-27 05:07:23来源: 东方网(第一财经日报 俞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