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的社会保障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如今,一个涵盖养老、失业、医疗等诸多领域、统筹城乡的社保体系正稳步推进。
每天早晨,河北廊坊的这些农民大爷大妈都要聚在一块扭一段秧歌舞。甚至连今年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都有他们精彩的表演。
廊坊北蔡各庄的老邱是村里的首批低保户,他说:现在日子过得这么潇洒,除了农民的收入增加,关键还是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让他们心里有了底儿。1994年,我国部分地区开始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减轻了老邱的看病负担;而从明年起60岁的他又将跟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取养老金。
中央台 李蕾:如果说身处农村的老邱这些年感受到,社会保障开始进入自己生活,并逐步与城市接轨,那么家在北京市区的张大爷一家,这些年感受最深入的则是自家享受保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四世同堂的张海亭,过去最担心一家七口的看病问题。但2007年起,作为试点的北京,医保由从业人员扩大到学生、儿童、老人等非从业人员,张大爷再也不为74岁的老伴和6个月大的曾外孙看病发愁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 尹成基:改革开放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社会保障”这个词还很陌生。而今,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2亿零137万多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200多万城市居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
近十年来,失业保险累计保障了2700多万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