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今年4月罗孚汽车宣布破产,目前公司已先后解雇5000名员工。有专家指出,罗孚大规模裁员将是对英国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严峻考验。英国政府、就业管理中心、福利署在各种场合均表示,希望罗孚能够妥善解决被解雇雇员的失业问题。
日前,英国政府再次表态称,必须将失业率控制在4.7%以下。然而,仍有不少人像康尼一样,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尽管应征了十几份工作都以失败告终。专家分析道,造成目前大部分被解雇员工失业的原因是,这部分人不愿从事一些低层次的工作。
另一方面,批评人士则认为,英国政府实施的求职补贴制度是造成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关键。在英国,失业后6个月内,政府提供的经济补助,致使失业者的收入超过了部分从业人员。
求职补贴制度是英国政府于1996年正式开始实施。失业人员在进入就业服务中心后,与就业服务中心签定一份合同。合同里写明了求职者希望从事的工作、为寻找工作或增大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求职者应做哪些努力,就业服务中心为帮助求职者找到工作应提供哪些服务等内容。求职者要保证在领取求职津贴期间积极寻找工作,每两周到就业服务中心汇报一次找工作的进展情况。
如果求职者在3个月内未找到工作,就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再次同其进行面谈,对求职者进行进一步的职业指导,了解他们还需要就业服务中心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
对此,批评人士指出,求职补贴制度让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贫困线附近,甚至让一些人依靠求职补贴过活。然而部分失业人员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工作收入实在太低,为了养家还不如选择政府的求职补贴。
为了更好地控制英国的失业率,不少专家建议,对于英国政府实施的求职补贴制度,政府应该开始考虑改革。事实上,一些欧洲国家,如德国、法国都早已对各自的劳动力市场机制进行了重组和结构性调整。
标签: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