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着柜台走一圈,人社业务就办完


县里有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各项人社基本公共服务; 乡镇 (街道) 有人社所, 村(社区)有人社服务站,供群众就近办理人社业务。如今在山东省临沭县,群众办事方便了很多。
“我们按照服务设施现代化、服务内容一体化、服务程序规范化的要求,建综合服务中心,强基层平台,推职能下沉,让群众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临沭县人社局局长刘健说。
建县级服务中心提综合服务能力
“以前到县人社局办事,经常跑完这个窗口再跑那个窗口,累就不说了,还耽误时间。现在围着柜台走一圈,什么事都办完了,真是太方便了!”11月9日,在临沭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常林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陆莹办完业务后如此说。
11月2日,临沭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总建筑面积3864平方米,包括社会保险服务区、 就业和人才服务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区、劳动监察服务区、劳动关系服务区、职业指导区、招聘洽谈区,可为群众集中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人社基本公共服务。此外,中心还设有政策宣传区、自助服务区、银行窗口,以及标准化仲裁庭、调解室,能够充分满足群众需要。
“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的建成使用,为群众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平台,彻底改变了以往办事群众楼上楼下跑、一个科室一个科室跑的局面。”刘健说。
强基层服务平台窗口一应俱全
如今在临沭县,无论群众走进哪个乡镇 (街道)人社所,呈现在面前的都是整洁的办公环境,齐全的办公设施,就业、社保、调解仲裁、 劳动监察等服务窗口一应俱全。 全县的每一个行政村 (社区)都有人社服务站,群众可以就近查阅招聘信息,缴费社保费或领取待遇。
为了推进基层平台规范化建设,临沭县先后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2014年以来,临沭县在原有基础上,新建了大兴镇人社所,并对曹庄、店头、 石门等人社所进行改造升级,所有人社所都拥有200-3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今年,临沭县又投资为各个人社所更新了必需的办公设施。
目前,每个人社所的工作人员均不少于5人,专人专岗;全县共聘用村级协理员613人。临沭县人社局制定了统一的岗位职责、基础台账、 服务项目公示、 限时办结、工作人员服务质量评价监督等规章制度,确保基层人社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定期组织基层经办人员参加培训,提升其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推业务职能下沉打通最后一公里
“以前办个事要到县城, 来回100多里路,坐车也很不方便。 现在村里人不管是缴社保费、报销药费,还是找工作,在镇上、村里就办好了。”大兴镇芦格庄村农民杨士红说。
不久前,杨士红在镇上某地板革厂上班时,右胳膊被卷进机器受伤,被鉴定为九级伤残。因工伤赔偿问题, 她与工作单位发生争执,便向大兴镇人社所提出申诉。镇人社所工作人员受理后,及时到地板革厂进行工伤调查和调解,帮助杨士红争取到5万元工伤赔偿金。“我在镇上打工挣不了几个钱,还受了伤。要是镇上没有人社所,我得到县里来回跑,不知道有多麻烦。”杨士红说。
为了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推进人社服务下沉,临沭县人社局印发了 《关于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向基层下沉的意见》,同时组织编印 《基层平台业务规范》,对所有基层人社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该局多次举办服务下沉工作推进专题会议,对这一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组织人员现场观摩青云镇人社所就业失业登记等服务下沉情况,以点带面,推进全县人社服务下沉。
同时,县人社局成立服务下沉工作领导小组,派出由班子成员任组长、科级干部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督导组,实行分片包乡镇 (街道)。 督导组蹲点指导,完不成任务不回撤。
目前,临沭县49项人社服务项目均已实现下沉,做到了群众不出乡镇 (街道)、 村 (社区) 就能办结。各人社所、人社站实行 “一条龙”服务,努力让群众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归。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