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一线轮值听民声 细微之处显真心


“您的退休手续已经办好了。”日前,在湖北省秭归县人社局社保服务大厅,一位窗口工作人员将手写着以上字样的纸条递给水泥厂工人甘新国。 甘新国在评价器上按下 “非常好”按钮, 又在纸条上写上了 “谢谢”二字。
原来,前来办理退休业务的甘新国是一名聋哑人,由于无法进行言语交谈,窗口的工作人员便全程用纸笔和他交流,还主动带着他办理了接下来需要在其他窗口办理的两项业务。
近年来,秭归县人社局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改进窗口人员工作作风,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窗口办理人社业务的方便与快捷。
设置咨询岗 保安能答疑
秭归县定期开展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办事态度的培训,不止值班负责人和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精熟,就连社保服务大厅的保安人员对社保业务也略知一二。今年54岁的彭华已经在社保服务中心干了14年的保安,对基本的社保业务非常熟悉。每次有老人过来办业务,他总是主动走到门外,上前搀扶,询问他们要办理的业务类型,再告知他们应该去哪个窗口办理。
彭华说,每天来办事的群众数量很多,咨询台接待能力有限,自己多问一句, 不但能节约办事群众的时间,还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工作人员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迈入总面积达1062平方米的秭归县人社局社保服务大厅,迎面便能看到醒目的咨询台,据秭归县人社局办公室主任宋晓红介绍,秭归县人社局设置了咨询岗轮岗制度,每个业务科室的负责人都必须轮流在咨询岗值班,为前来办事的群众答疑解惑。各负责人对业务和政策相对更加熟悉,能更清楚地为群众解释问题。同时,还能让负责人直接接触群众,最直观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心声。
小小塑胶袋 便民大情怀
在秭归县人社局社保服务大厅的37个服务窗口上,每一个都摞着一叠约20厘米长、10厘米宽的透明塑胶袋, 上面印着服务大厅的简要介绍、经办业务、联系方式、地址等内容,供办事群众自行取用。宋晓红介绍,来办业务的群众的身份证、社保卡等证件很容易遗忘在柜台,有了塑胶袋,可以方便他们把证件收好。
熊仁财是秭归县郭家坝农技中心的一名技师,前几日来办理农艺师的中级职称评定,他告诉记者,自己是通过秭归县人社局的QQ群知道这一消息的。 窗口工作人员会在QQ群里发布业务办理的最新信息,并为服务对象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 “我过来之前,就在群里知道了评职称要填哪些表格、带哪些材料、走哪些程序,这次过来一次办妥,少了很多麻烦。”熊仁财说。
秭归县人社局办公室副主任宋文荣告诉记者,秭归县人社局将各项业务的办理流程制成宣传单,摆放在办理相应业务的窗口前面。宣传单正面是文字说明,内容包括法定依据、申请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办理窗口号码等内容,背面是简明清晰的流程图,让不同文化水平的办事群众都能看得懂。今年,秭归县还将原有的49个经办窗口的业务合并缩减至37个,进一步梳理业务规程,精简办事流程,让窗口设置更科学,运转更高效。
当地还积极健全窗口规范服务机制,通过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窗口无缺位制、延时服务制、 上门服务制等制度, 着力实施“一窗式”受理、 “一站式”服务,标准化的流程和贴心便捷的服务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按下评价器 就知群众意
前段时间,一位名叫柳琼的群众前来办理社保登记业务,工作人员宋兰芳热情及时地进行了办理。不料,按下电子评价器按钮时,本想按“很满意”的柳琼不小心错按了 “不满意”。宋兰芳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柳琼就连连道歉。由于担心错按评价给对方带来麻烦,柳琼主动写下一份情况说明,恳请领导不要错怪对方。自己的服务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体谅,这让宋兰芳感动不已。
在服务大厅的每一个窗口,都配备有一台电子评价器,群众在办理完业务后,可以依据办理感受,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作出评价。
窗口工作人员何倩倩告诉记者,群众对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将作为考评其工作的依据之一,局里每月都会对当月的电子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并针对出现的“不满意”评价进行整改,群众也非常看重这一反馈渠道。
通过努力,今年上半年,群众对社保服务大厅窗口工作的满意度已达97%以上。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