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子化存档案“机器人”审业务 联起网防漏保


从2008年开始,江苏省开始实施 “金保工程苏北五市统一应用软件”项目开发。借此东风,徐州市紧跟上信息化步伐。2010年4月,五险合一的金保工程正式上线,开始扭转五险业务系统各自独立的局面,实现了社会保险数据统一集中管理。 随后,2012年12月,就业、社保一体化系统正式上线,实现了就业与社保信息系统的无障碍信息交换和共享。2015年初,信息化覆盖到该市社保、劳动就业、人事人才等所有业务,人社信息一体化服务平台启动运转。
据徐州市人社局局长孟铁林介绍,现在徐州市5县6区,两万多家参保单位、650万参保人,已共用一个信息系统;各项业务数据全部集中到市数据中心管理,实现了同人、同市、同库目标。今年上半年,该系统核定参保单位应缴养老保险费2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94亿元。
数据网上传送档案电子储存
据介绍,在人社信息一体化实施以前,徐州市市民参加社会保险,业务经办需由人工填写相关表格,加盖单位公章,形成纸质档案。一体化实现以后,市民参加社会保险,从电子录入到加盖单位电子印章都实现了网上传送。每份电子档案都进行了安全加密并加有单位数字签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业务档案电子化。
“以前,我们企业出现过同名同姓的人申报工资基数混乱的情况。那时,到社保经办机构来查,要在企业上千份纸质档案中找,很费时间。现在不同了,工作人员几分钟就调取了我们企业的网上申报档案。”
一位来自徐州矿务集团的办事人员在市社保经办服务大厅对记者说,今天他来, 就是核实两个重名的参保人员的工资基数的。 在经办人员调取该人员的电子档案后发现, 系统内和实际工资一致。 “这说明是我们单位录入错了。 我们回去后会进行纠正。”
徐州市人社局信息中心主任张昊表示: “目前我市已建成500万张成形的电子档案,涵盖了12万人的人社业务办理记录。未来,成形的电子档案还要覆盖到全市650万名参保人。”
“机器人”智能审核办事人员减轻压力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10月开始,徐州市网上社保引入了“机器人”审核系统。该系统由同济大学基础软件研究所研制,可对网上业务进行自动化审核,解决了长期困扰社保经办机构人手少、 工作量大、 效率低等问题。
在徐州市社保经办服务大厅,负责业务审核的窗口工作人员魏巍告诉记者: “目前,我们在网上开展的申报、审批、预约等办事程序,已含盖了社保、就业、培训、人事人才等67项业务,而窗口经办人员一直只有20人。”
据了解,仅在徐州市本级,社保业务经办人员与参保单位比例就达到了1∶500,与参保人员的比例更达到1∶100000。实施 “机器人”审核,使业务处理规则智能化、规范化,比人工更加准确,速度更快,有效缓解了经办窗口人员人手不够用的局面。
据徐州市人社局的统计数据,截止到7月31日,徐州市按照国家规定, 已将机关事业人员工资调整到位。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参加养老保险后,仅徐州市本级,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就要增加近15万人。而 “机器人”审核的加入,将大大减轻这一经办审核压力。
就业社保相关联扩大参保覆盖面
在徐州市云龙区的一家食品商行,业主丁迎光告诉记者,过去他对《社会保险法》不了解,以为不参保没什么。如今,他说: “从今年7月开始,我每月向社保经办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867元。之所以缴费,是因为我在年初向地税部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了解到,社保经办机构已经与地税、银行等部门联网,漏保、不充分参保、少报缴费基数再也行不通了。”
目前,像丁迎光一样的群体,仅徐州市本级就有近30万人。 据悉,徐州市人社局实行就业社保一体化管理、就业用工备案与社保关联之后,解决了只签合同不参保,或只参保不签合同的现象。 与地税部门联网之后,可以根据地税部门的数据来扩大参保覆盖面,特别是提高了一些个体经营者的参保缴费率。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