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银发一族可作为 夕阳未晚暖人心


退休了,就只能含饴弄孙? 上了岁数,就只能在家里种花养草?
当然不是。 银发一族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发挥作用的地方多着呢。 如今,在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 就有两支“银色队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络员队伍和监督员队伍。他们宣传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各项政策,监督退管经办机构的工作,服务退休人员,让人见识了银发一族的力量。
跑数十家养老院只为制作养老地图
江干区闸弄口街道万家花园社区的联络员汪鑫泉,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实地走访了杭州市及周边数十家养老院,制作出了一份详尽的养老地图。
为什么想到做养老地图?
汪鑫泉是社区企业退休人员自管大组的大组长,还是社区志愿者团体星光服务先锋社团的成员,经常和社工们一起走访社区里的老人。在走访过程中,他发现很多退休人员都提出了一个共同希望: 能了解杭州市一些养老、医疗机构的情况。
“老哥哥、 老姐姐们腿脚不好,子女又忙着工作,这类信息真的很不灵通。” 汪鑫泉说, “虽然我退休了,可还是想做点能帮到大伙的事儿。” 他说做就做, 立马就行动了。
一开始,汪鑫泉的方法有些笨拙,就是向亲朋好友打听,翻报纸,谁的朋友住在养老院、 哪家养老院口碑不错等,一一整理记录。 后来在社工们的帮助下,他通过网络查找,又增加了不少备选名单。
“要给老人们找个舒心的住处,没去实地跑过就没有发言权。”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汪鑫泉老人一共跑了杭州市周边数十家养老院,最远跑到了余杭、临安。
有一次,汪鑫泉老人骑电动车去看拱墅区的一家养老院,出发时还是晴天,半路却下起了大雨。 养老院在村子里,没有指示牌,汪鑫泉老人骑着车淋着雨绕了一圈又一圈, 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养老院。“养老院的负责人听说我是代老哥哥、老姐姐们来看看情况的,很热情地带着我到处看。 临近中午了,人家就留我吃午饭。 我说这饭不能吃,就直接回来了。”汪鑫泉说。
就是凭着这股子劲头,汪鑫泉被评为杭州市优秀志愿者。
140天不间断巡查终于汇成体检手册
对于企业退休人员来说,
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至关重要。 此项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波动。 采荷街道健风社区的监督员陆鉴明,听取退休人员对体检工作的意见建议,制作出了体检手册。
在体检开始之际,陆鉴明加入体检督查小组,对承接体检的医院与社区进行全方位、 全过程观察,发现好的经验加以传播,不足之处及时提醒。通过140天不间断巡查,他终于制作出了体检手册。 在该手册中,有工作总结,有街道考核标准及打分情况,有对医院的测评分,还有表扬稿等。
根据陆鉴明搜集的建议,在体检结束之际,采荷街道专门安排了一次大型体检讲座。 医务人员针对三大癌症筛选项目的指标一一解读,对今后如何预防、保健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等,受检人员直夸满意。
陆鉴明不仅是区级监督员,同时连续7年被聘为市级监督员,并荣获优秀监督员称号。
成为优秀监督员的秘诀是什么?
“监督员工作的秘诀就是要充分利用五官。一是耳灵。 要做一个善于倾听者,要将领导的要求听进去,消化好,落实在行动上。二是眼亮。要有洞察周边事物的能力,留意发生在周边的人和事,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提醒加以督促。 三是口清。 做一个好的表达者,将收集来的信息与诉求加以精炼, 做到上情下达,又要下情上传。四要鼻敏。 做一个嗅觉灵敏者,注重退休人员的思想动态及行为,善于洞察与思索,传递正能量。 五要脚勤。 要多走、 多看、多了解,不但要走进社区、 还要走进退休人员心坎里,做群众的贴心人。”陆鉴明说。
新“两员”到位接过接力棒奔向新目标
不久前,江干区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络员、监督员经调整正式确定了新名单,同时举行了联络员、 监督员会议。
会上,江干区企业退休服务中心对今年的工作目标、 工作方式以及新政策等进行了布置和解读,大家展开了积极的讨论, 建言献策,传经送宝,气氛热烈。 “我将一如既往埋头履职、不辱使命。”一位监督员说。 “大家都对今年工作有着大展拳脚的想法。 我相信今年的工作会更上一层楼。”江干区企业退休中心的工作人员说。
目前,新一届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联络员和监督员已经上岗。他们已接过接力棒,将在服务社会中发挥余热。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