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养老
居家养老成主流 民办机构需扶持


“我们老两口在家自己过,既自由又舒服。而且,像我们这样的老人,身边有很多。”日前,甘肃兰州市的赵朋君告诉记者。
今年63岁的赵朋君退休后和老伴一起过着平静的日子,平时除了做饭、看电视、散步外,有时还约上几个老友打牌下棋。据统计,在兰州市,像赵朋君这样选择居家养老者,占到所有老人的90%以上。
近年来, 面对老龄化的到来,兰州市通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 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方式, 已逐步建立了 “9073” 的新型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享受社区养老,3%的老人入驻养老机构养老。
居家养老是第一选择
兰州市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居家养老可以让老人们留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子女的关心和邻里的照顾,因而成为绝大多数老人养老的第一选择。
“现在生活自理没问题,但以后就该是问题了。这几乎是全部居家养老的老人的最大担心。”兰州市人社局局长吴永建说, “居家养老并不是简单地在家庭中养老,而是家庭依托社会居家养老的服务体系,为居家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 家政服务、精神慰藉、 文化生活等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
2014年, 兰州市用一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了104个城乡社区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 “以前在家,身边没有说话的伴儿,自从有了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只要没事我都会来这里,跟街坊邻居打打牌、聊聊天,或者到健身室锻炼锻炼身体,日子也不再孤单了。”68岁的王慧芝老人说。
王慧芝老人生活在城关区酒泉路街道辖区内的一栋楼房内。去年,街道的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落成后,王慧芝老人算是有了娱乐的去处。
在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记者看到,餐厅、阅览室、 健身室和照料室等一应俱全,同时还有几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帮助老人按兴趣组班娱乐,还为他们疏解情绪,进行心理辅导。
社区照料中心入住者少
“目前,我们最常见的养老模式就是子女抚养或进养老机构。 而养老服务进驻社区后,正好把这两种模式结合起来, 不仅促进了亲情,还减少了成本。”社区助老专干朱慧萍说。如今,很多老人退休后生活不是问题, 他们最害怕的是孤独,希望身边有人陪伴。 而政府部门建立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好给老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但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一些日间照料中心虽然建好,但却出现无人享用的尴尬。 “主要原因是由于街道、社区的日常工作繁杂,工作人员无法分身照料老人。 同时,如果聘请护理人员,发生的费用又无法承担。尽管城关区几乎所有的街道、社区都有志愿者进行为老服务,但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学生、 党员或在职职工,并不是专业的护理人员,提供服务的时间和服务的内容也非常有限。”朱慧萍说。
虚拟养老院服务有欠缺
近年来,兰州市政府部门一直着力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体系。2009年,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的虚拟养老院,在兰州市城关区正式投入运营,并逐步成为全国闻名的养老服务品牌。这个开设了生活照料、保健陪护、家政便民等九大类220多项服务的养老模式,其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仅为传统机构养老院的10%。
“虚拟养老院虽然解决了老年人吃饭穿衣、日常起居的问题,但由于是虚拟养老,联盟的商家无法百分之百为老人提供更加精细和专业化的服务,更无法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兰州市城关区甘南路某家政公司负责人张维琴说。
作为虚拟养老院的加盟企业,张维琴的公司提供养老服务至今已有两年多了。 在她看来, 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并不完善, 在老人活动空间、 养老服务设施等方面都存在欠缺。 “比如说, 一个居民小区建成后,往往会有幼儿园等相应的配套建设,却没有养老服务的设施,让人感到欠缺。”张维琴说道。
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
半年前,家住城关区白银路68岁老人周国臣的老伴去世。 为了避免一个人孤单地生活,他跑了好几家养老院。他的感受是: “公办养老院床位紧缺,每家都要排队等上几年才能入住。而民营的养老院倒是有床位,收费也不高,可是活动空间比较小,护工服务不到位。 像有一家养老院,20多个老人,只有两个护工,根本照顾不过来。”
据了解,兰州市目前拥有各类城市社会养老福利机构15家,另有民办养老机构8所,农村敬老院20家, 总床位为12188张。 但是由于兰州市老年人口早已超过50万人,养老院床位仍是一床难求。
记者走访兰州市多家养老机构后发现,目前公办的养老机构床位紧缺,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民办的养老院, 大多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再加上硬件设施不足和护理人员服务水平有限,因此社会认可度不高,入住率自然也普遍偏低。 甚至部分民办养老院入住率还不到五成,面临连年亏损的窘境。
“现在,兰州市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以及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等均已提高,全市参保人员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也已达70%以上, 社会化服务率也已达98%以上。” 吴永建说, “兰州市已完成国家层面上的各种待遇的提高和覆盖后,不能让社会化养老服务跟不上老年人的需求。特别是在兰州的空巢老人、 独居老人日益增多的情况。”
吴永建表示,按照兰州市56.11万名老人的床位需求大约为16833张,尚有4600多张的缺口。 “因此,在兰州市推行的新型养老模式下,在继续发展公办养老机构的同时,还将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