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遏制不合规行为 控住不合理支出


“经过几年的合作, 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昆明市医保中心服务的精细化、人性化和科学化。是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让医院在规范管理、 科学运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日,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院长石骥感慨地对记者说。
2012年,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在昆明市医保中心的帮助下,启动了医保管理改革。经过3年多的实践,该院的门诊量从当初的87万人次上升到130.4万人次,住院平均日由12.77天下降到9.36天,药占比从40.9%下降到26.5%。
“由过去的抵触情绪到现在的愉快合作,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是我们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的一个缩影。为了强化定点单位管理,我们转变服务角色,以转变医保发展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提升全民医保质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昆明市医保中心主任李卫明说。
完善两定点管理:出台实施办法 建立仲裁机制
解决参保人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昆明市医保改革的重点。然而, 由于定点医疗结构的趋利性, 改革成效并不明显。 在2008年至2011年的4年间, 昆明市一些两定点单位冒名住院、 挂床住院、划卡购物等违规违法行为还很突出。
为破解这一难题,昆明市出台了 《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实施办法》,率先建立了两定点单位准入退出机制、医保争议第三方仲裁机制和专家评估制度。昆明市医保中心医管处处长周海英说,他们在营造合理、 公平、公开氛围的同时,按照主体协议解决共性问题、附加协议解决个性问题的要求,加强医保服务协议管理,使协议内容落到实处。同时,他们还出台了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办法,建立了医保医师信息库,并且依据医保服务协议,加强医疗费用的审核、稽核等工作。
推进付费方式改革:实施总额控制 减少基金支出
当前, 在医保工作基金量庞大、 服务人群众多、 就诊规模大增、结算办法复杂、定点单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以提高基金绩效就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昆明市对职工医保实施总量控制、质信双评、考核付费的结算办法,对城乡居民医保实施住院费用平均付费的结算办法,加强了基金监管。同时,他们推行病种付费结算管理办法,使参保职工和参保居民的结算病种扩大到了32种和38种。
2014年,昆明市实施医保总额预付制度改革。 “我们按照先职工医保后居民医保、 先市本级后县(市)区的顺序,在30家定点医疗机构实施了总额控制、 协商分配、按月预付、年终清算的办法,并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通报。” 李卫明说,在改革过程中,一些定点医疗机构有抵触情绪,推诿医保病人,使参保人员持医保卡无法住院。面对基金压力,定点医疗机构选择性地收治一些危重病人,拒收或少收常见病、慢性病的参保患者,给改革带来巨大的压力。
“我们通过走访、 座谈、 一对一等方式,与部分定点医疗机构领导面对面交谈,定期通报定点医疗机构总额控制指标,共同解决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昆明市医保中心稽核处处长胡晓宏说,他们耐心细致的服务,改善了定点医疗机构的抵触情绪,很多医院主动加强内部管控,减少了不合理检查、治疗和用药。同时,他们制定了 《昆明市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协商谈判工作规程》 《昆明市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工作方案》,与定点医疗机构协商谈判总额控费分配方案。
以上措施, 促进了改革步伐,昆明市本级城乡居民统筹基金支出从2014年上半年的增幅44.74%,到下半年的减少9.45%,6个月基金减少支出1.82亿元。由此可见,医保总额控制改革在就医人次、医疗费用、基金支出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让参保人员得实惠:开发应用软件 提供快捷服务
2014年,昆明市出台了 《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对城乡居民医保经办规程、就医指南、结算办法等做了明确规定,并且制定了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出台了医保联网结算管理办法,完善了政策体系。
为了方便参保人员就医结算医疗费用,加强基金监管,昆明市出台了 《医疗保险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分步推进,加强智能监控系统建设。目前,该系统已经与定点医疗机构对接,进行医疗费用审核,并将新的审核、监控规则添加到监控系统中。另外,昆明市将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离休干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三网整合,实现了医疗保险一体化管理。医保信息统一后,确保了制度间参保数据的唯一性和真实性,解决了重复参保、 重复补助的问题。 同时,昆明市医保中心与信息中心积极配合,开发了医保村村通手机应用软件系统,给参保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