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速递群众心声 传播人社真情

2017-03-11 08:00:01 无忧保
  浙江省宁波市12333公共服务热线近年来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精心打造 “心声速递”服务品牌。目前,12333公共服务热线自全市联动开通以来, 电话咨询量已达341.9万人次,日均来电量6000多人次,电话接通率80.9%,咨询电话评价满意率达98.7%, 受理网上咨询等7000多件。   “精”炼业务 提升服务   近年来,宁波市建立了市县两级联动的一体化咨询服务平台,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对全市业务指导,提高咨询业务能力,使群众拨打12333便可得到人社政策的“一口咨询”。   通过制定全市咨询服务专线办理制度,建立分管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及联络员队伍,宁波市全市信息互通,实现了业务高效办理。同时,还通过开展全市服务规范下基层、典型咨询案例分析会、咨询服务优秀案例征集等活动,对全市业务工作加以指导。   该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坐下来”的办法,以全面提升咨询员业务素质。 通过开设 “12333课堂”,每月邀请高校教师、业务骨干进行专题讲座,提升咨询员的理论素养;选派业务骨干走出去, 到窗口学习交流;坚持每天1小时坐下来一起学习业务、政策,讨论业务问题。   宁波市通过制定知识库收集分类、维护管理流程等制度,不断完善问题解答库,对庞大的政策业务内容及时梳理更新,并使其条目化,实现了人社领域知识的共享。同时,加强智能检索功能,提高自助化程度,实现知识库基于搜索引擎方式的智能查询,使知识库为解答咨询提供准确的依据。   “细”化管理 规范服务   近期,宁波市12333热线引入了OSM现场管理系统。该系统遵循整理、 存放、 清洁、 标准、 修养的原则,利用循环可视化管理手段,通过制定标准流程、各个环节包干到人等手段,对人力、空间、信息、物品、设备等进行梳理,引导工作人员养成工作现场整齐清洁、做事条理清晰的良好习惯,使工作现场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同时,他们从“一个承诺、二项规范、三项标准”入手,注重服务细节,细化工作环境标准、服务操作规范, 制定了岗位职责、 咨询服务规范、服务质量考核等7章30多项规章制度,逐步形成全市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的咨询服务管理体系。   为打造 “12333人” 团队文化,宁波市制定了 《星级咨询员管理办法》,通过提供 “绿色心灵”心理疏导活动、发声技巧讲座、职业健康体检等途径保护咨询员的身心健康,形成“12333人”的特质文化。   “严”把考评 确保质量   以服务质量为核心,宁波市严格考核要求,创新考核方式,量化考核标准,加大考核力度,有效提升了全市12333热线的服务质量。   宁波市制定了《全市咨询服务工作评价办法》,开展全市一体化质量考评。要求每月对全市咨询员服务态度、服务规范、服务技巧、应答能力等内容进行实时监听、录音考评;每季度对各地咨询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反馈,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年终进行年度工作评价,确保全市咨询服务评价总体满意率达到98.5%以上。   去年3月, 宁波市还开通了12333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开展政策推送、热点咨询、专题问答等内容的微服务,还开设了具有语音识别、智能客服功能的微查询和实时交流互动的微社区。   截至目前,12333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已推送就业社保政策100多篇,直接送达43.9万人,平均阅读量约3000多人次,被评为2014年宁波市十佳微信。   今年,宁波市还将开展服务企业VIP专线、遇忙回拨、语音留言等服务方式,打造以电话、短信、传真、微信、网络为载体的多渠道咨询服务平台。同时,加强日常咨询服务信息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利用,及时发现舆情热点, 积极反馈社情民意,为人社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根据群众的多层次需求,宁波市还将运用人机互动“对话”的服务方式,探索智慧咨询服务模式;依托人社系统信息一体化建设, 探索“12333+” 服务模式,把12333热线打造成开放式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公众服务体验。   现在,宁波12333公共服务热线已成为宁波人社部门创新社会管理、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 “十三五”期间,宁波市还将远景谋划,进一步深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让 “心声速递” 服务品牌在新常态下深入民心。

标签:   人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