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他们奔走在田间地头


2014年12月22日,马年冬至。山东省汶上县义桥镇马庄东村村委会大院里, 邵维生忙得不亦乐乎。这里挤满了来缴居民医保费的群众。作为社会保障协理员的邵维生,一边查验证件一边收费,工作紧张而有序。
像邵维生这样的村级社会保障协理员,汶上县共有557名。 他们一个个都奔走在田间地头和百姓家中,将社会保障及就业、创业等优惠政策及时送进群众家里,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的人社服务。
近年来,汶上县人社局积极打造“一刻钟服务圈”,着力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56项人社职能下沉到基层,把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
县乡村三级联动业务下沉到基层
“以前办理新农保,我们要跑20
多里路才能到县社保大厅,有时人多还要排很长的队,来回至少要多半天的时间。现在俺村的社会保障协理员就能办,真是方便多了。”日前,汶上县杨店乡农民李秀福高兴地说。
2014年初,汶上县按照依法合规、责权统一、重心下移、有序下沉的原则,认真开展调研,在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和基层实际经办能力的基础上,制定了服务下沉实施方案,将56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人社职能,下沉到乡镇和村居办理。
汶上县按照 “五有”标准 (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有信息发布专栏、有业务档案),对村级服务站的建设进行了全面规范,组建了村级社会保障协理员队伍,制定了村级社会保障协理员管理办法,落实了其待遇标准,提高了基层人社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全县设立信息发布栏623处,印发 《村级社会保障协理员服务手册》 《乡镇平台服务下沉工作手册》,明确每项服务的服务依据、 服务对象、 服务内容、服务流程、业务办理及所需存档资料、服务时限等,确保各项服务项目统一规范。
在汶上县乡村,群众编了 “服务项目真不少, 服务手册就是宝。啥事弄不明白了,拿出看看就知道”的顺口溜,称赞人社服务工作下沉。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培训一线工作人员
汶上县人社局根据乡镇实际情况,统一制定了培训方案,抽调相关业务科室骨干仔细研究下沉项目,本着具体操作与政策讲解相结合的原则,量身打造适用课程,统一编制培训教材,然后分两批对全县14个乡镇86名人社所工作人员和全县557名村级社会保障协理员分别展开培训。
在培训中,汶上县人社局采取集中授课与答疑解惑相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学课程安排突出具体业务操作、工作流程和方法。经过培训,基层工作人员加深了对人社工作经办系统、56项基本业务流程、服务岗位规范和基础台账的建立等业务知识的认识,为打造标准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的服务奠定了基础。同时,该县还在开展集中培训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实行持证上岗。
“培训课讲得很生动、很透彻,很容易理解。培训教材也是根据我们乡镇的实际编写的, 利于操作。我们人社所的工作人员都能听明白,感受很深。”参加完培训后,汶上镇人社所所长王洪庆说。
汶上县还从所有涉及服务下沉的科室,抽调骨干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一对一上门指导各乡镇的经办业务,现场解决业务下沉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帮助建立完善各项服务和管理制度。 “下沉的业务项目真多,一时间感觉很难接受,经过县局同志的指导,顿时豁然开朗啊!”义桥镇人社所陈燕说。
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优惠政策
“真是太谢谢小王了,她可帮了我的大忙。要不是她,我这店里没钱进货, 那可怎么经营啊!” 不久前,做家具生意的刘蕾对笔者说。
刘蕾家住汶上县寅寺镇李村,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2014年6月份,她在汶上县万隆国际商贸城租了一间门面做家具销售生意,房屋租赁和装修花去了她的全部积蓄,进货缺少了资金,眼看创业就要夭折,急得瘦了一大圈。李村的社会保障协理员王明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告诉刘蕾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并帮助她顺利贷到了10万元的现金,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为提高群众对人社政策的知晓率,汶上县采取网格化管理的方式,将全县社区、 村居划分多个网格,每个网格指定民生代办员,负责宣传创业就业培训、 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障、人事人才等各项优惠政策。
2014年以来,通过人社职能业务下沉工作,汶上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22人, 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457万元, 帮助289人实现自主成功创业, 带动就业1890余人。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