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贴心听民意 躬身暖民心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效果显著。 现在, 我们到医保中心报销医药费少跑路了, 工作人员热情服务更贴心了。 这样的窗口服务才叫好!” 最近一段时间, 在安徽省六安市社保服务大厅里, 时常能听到办事群众说这样的话。 它道出了该市医保工作者在转变工作作风, 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服务效率方面出现的新变化和新气象。 这也是六安市医保中心创新服务方式, 心贴心、实打实、 真情服务参保人员的结果。
广纳谏言 促问题整改
为了提高医保优质服务水平,六安市医保中心突出问题导向, 坚持 “两门一梳”, 广纳谏言, 以看得见、 摸得着的变化取信于民。 “两门” 是指查找问题, 把参保人员迎进办公室门; 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参保者, 走出办公室门。 “一梳”是指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 征求参保人员、 参保企业、 定点单位意见,对问题进行梳理。
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和医疗服务价格上涨, 定点医疗机构对医保总额费用结算标准提出了异议。 如六安市人民医院反映, 医保总额费用结算标准应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和医疗服务价格上涨而提高, 否则就会制约医院的发展。 “为厘清问题,我们通过谈判协商, 对市区大医院重新设定结算标准, 如人民医院人均住院结算标准由6800元增加到7600元; 对不同等级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测算,相应提高结算标准。
六安市医保中心还改革了结算模式, 变每月结算为每季度初预先拨付下季度费用, 季度末清算。” 该中心负责人说, 为减轻参保人员负担, 他们对人均自付费用进行了控制, 规定在一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参保者个人自付比例不超过6%, 在二级、 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参保者个人自付比例不超过8%、10%。通过如此的双向调整, 既解决了定点医疗机构垫资问题, 也减轻了参保人员负担。
创新机制 促优质服务
近年来, 六安市医保中心把窗口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他们按照医保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 向参保人员提供全方位、 跟进式服务,为参保人员提供送服务上门、 送政策上门、 限时服务, 并且建立政策咨询制度, 使医保经办业务前移,让参保人员可以在家门口的银行直接领取报销的医疗费用; 开展网上银行支付业务, 方便老百姓参保缴费; 在医保窗口建立便民服务点,提供血压测量等服务, 赢得参保人员的称赞。
今年5月, 参保人员向医保中心反映, 新的诊疗目录使用后, 部分定点医疗机构未及时调整相应系统, 特别是在化验费用方面, 导致参保患者自付比例过高。 他们及时要求定点医疗机构予以改正, 保障参保者权益。 六安市医保中心还通过召开座谈会, 邀请县区经办机构代表、 医疗机构代表、 参保人员代表和市人大代表参加, 征求他们的意见, 听取他们的建议。 如县区经办机构代表建议, 要改进医保信息系统, 提高医保费用实时结算速度。对此, 他们与技术部门沟通, 在医保信息系统加入组合收费项目, 做到医保费用公开透明、实时结算。
为了提高参保人员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 六安市医保中心把一些重点、 难点问题在网上征求意见,做到了整改对症 “下药”。 今年, 他们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县区经办机构、参保单位、 定点医疗机构10余次,征求意见44条、 建议17条。 现在,他们把这些意见建议整理成书面材料, 对一些问题及时答复, 对解决不了的问题, 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理顺了关系、 畅通了渠道, 赢得参保人员、定点单位好评。
转变作风 促医保发展
据六安市人社局局长王永峰介绍: “医疗保险关乎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必须知道医患保关系是否顺畅, 各方利益是否得到维护。 只有这样, 医患保关系才能和谐, 医保部门才能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走出门、 迎进门,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维护参保人员的利益。”
深入参保单位、 定点单位、 参保人员中征求意见, 是六安市医保中心的工作特点。 他们将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整改落实, 并与推动医保工作相结合、 与窗口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相结合, 让参保人员切实感受到转作风带来的新气象。 另外,他们还开展了 “两提一建” 活动,即在推动医保经办提质提效的同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以实际效果检验活动成效。
今年6月, 六安市开通了安徽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 有效解决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担负重、 报销难等问题。 截至10月底, 该市参保人员通过异地结算5141人次, 医保基金支付9072万元。 在制度建设上,他们探索了信息畅通保障、 行风监督检查、 定期征求意见等机制, 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用制度管人管事。 前不久, 他们实施了《医保医师管理办法》 《门诊慢性病管理办法》, 使医保监管不留死角,堵住了基金流失漏洞。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