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群众口碑是最好的检验

2017-03-12 08:00:01 无忧保
    江西省浮梁县蛟潭镇人社所包括所长在内,一共只有3位工作人员,面对的却是两万多名常居人口和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怎样让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怎样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答案在镇人社所获得的奖状奖杯里,也在群众的口碑中。   库区移民说———他们就像我的娘家人   家在蛟潭镇洛溪村的谭健玲如今在三龙工业园区的企业工作快3年了。在此之前,这位年轻懂事的姑娘还曾为自己的就业困扰了很长时间。因为她希望能就近就业,可以照顾在家的年事已高的父母。前年,她找到镇人社所,所长张新平根据她的特长,很快安排她参加了一期为期1个月的电脑操作培训。培训合格后,张新平又亲自带她到三龙工业园区的企业联系就业。很快,一家做环保砖的企业录用她为会计。近3年来,像谭健玲这样在镇人社所帮助下实现上岗就业的群众就有201人。   洛溪村是省级重点工程———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坝址所在地。为了工程顺利推进,保障移民就业需求,镇人社所以库区移民为重点,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镇人社所里有一本厚厚的工作台账,详细记录着库区移民从事的工种、就业愿望、培训需求等详细信息。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镇人社所实行跟踪管理,每3个月都要会同村协管员把信息更新一次。根据信息反映的情况,镇人社所不定期开展电脑操作、种植等各类培训,帮助移民就业。近3年来,镇人社所每年都要联系附近的工业园区企业在浯溪村举办一场招聘会,另外还安排车辆,组织带领有就业需求的库区移民赴县城参加春季招聘会,春节过后还带领农民工直接去各企业应聘。贴心细致的工作得到了库区移民的赞誉,移民称他们为娘家人。   创业老板说———他们给我们送来“及时雨”   在浯溪村有一家返乡农民工创办的小企业———安凯纸箱厂。2011年,老板张明钱返乡创业之初遭遇资金瓶颈,让他伤透了脑筋。镇人社所知道这一情况,主动找到他,告诉他办理创业贷款的政策和具体事项。很快,张明钱在人社所的支持下贷了10万元。 “这笔钱真是我的及时雨啊!”张明钱说。有了资金的保障,他放开手脚,企业很快走上正轨,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蛟潭镇是浮梁县人口较多的集镇,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许多人都想在此创业。镇人社所积极发挥政策优势,通过日常走访,掌握这些人的发展动态,把有关扶持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对有发展潜力的人,人社所积极配合申贷,保证资金快速到位。近3年,当地共有51人办理了贷款。   农民工说———他们是我们的“保护神”   杨三梅至今想起那起事故还心有余悸。那次在上班时,她不幸受伤,一节手指被活生生截断。送医后,杨三梅的伤情慢慢稳定,可家属在和企业协商赔偿问题时始终无法谈拢,丈夫嚷嚷着要报复社会。镇人社所及时干预,通过司法调解与企业积极协调沟通,最终企业给予8万元赔偿,平息了一场纠纷。 “镇人社所真是我们的保护神啊!”杨三梅说。   蛟潭镇人口众多,其中有很多人在企业务工,农民工与企业发生纠纷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时总会有镇人社所干部的身影。为防止纠纷发生,镇人社所把工作做到了前面。他们经常走进企业,深入工人当中,把有关维权的法律条例通过宣传单、口头咨询等方式告知工人,引导他们遇事要通过正规渠道去解决。近3年来,该所共调解农民工与企业因拖欠工资引发的纠纷21起、因工伤事故引发的纠纷两起,切实维护了农民工切身利益,保证了企业正常开工。   村干部说———他们比我们还熟悉情况   人少事多是镇人社所的工作常态,向上有6个对口部门,向下面对2万多名群众, 政策咨询、 劳动就业、职业培训、社会保障等,件件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镇人社所3人待在办公室的时间很少,要么进城到对口部门办理事务,要么到企业联系就业工作,更多的时候则是在村组入户摸底、跟踪服务。村里哪些人在外务工,哪些人有创业想法,哪些人需要参加培训,甚至家里几口人、从事什么工种,这些信息他们都一清二楚。难怪有些村干部对镇人社所熟悉本村的情况感到自愧不如。   张新平说,人社所工作从年头忙到年尾。到了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培训、招工、调查摸底、跟踪服务、办理养老保险等工作,3个人都要切换为“5+2” “白+黑”的工作模式,开足马力,全力以赴。 特别是年底前后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他们总是绞尽脑汁,力求实现全覆盖。 对家庭十分困难的群众,他们就采取先垫付社保费的方式参保。近3年来,该镇参保率逐年攀升,今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2.7%, 城镇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7.27%,位居全县前例。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