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让识字的人看懂 不识字的人听懂


“如今,我们农民老了还有养老保险,能按月拿到 ‘工资’, 以前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啊!” 日前,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炉桥镇社会保障服务所里,一位前来办事的老农说。
滁州市自2010年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强化领导,健全组织,创新举措,强力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实现了从制度全覆盖逐步迈向人群全覆盖。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对参保缴费的城乡居民配套财政补贴3115.34 万元, 累计基金结余135132.55万元;全市60.64万名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社会化发放率为100%。
建成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
近年来,滁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将它纳入市政府对各试点县 (市、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考核目标。各县 (市、区)都把这项工作列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重大的政治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分解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动员、亲自部署,落实县 (市、区)领导包乡镇(街道)、 乡镇 (街道) 领导包村(社区)、村 (社区)干部包村(居)民组、村 (居)民组和党员包户四级包保责任制, 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形成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全市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推进过程中,严格执行月通报、月调度制度,每月利用短信平台通报县 (市、区)工作进度。
为了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项民生工程办好、 办实、 办出特色,全市上下夯实基础, 加大财政投入,及时调整,充实力量,落实工作经费,健全服务平台,做到了机构、 人员、 经费、 办公场地设施“四到位”,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服务经办机构。 各县 (市、区)都在乡镇设立了社会保障服务所,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均聘请了村级协管员, 实现了县、 乡镇、 村(居) 三级服务网络全覆盖。 各乡镇还充分利用行政服务中心和社保所,积极搭建经办服务窗口,建立信息查询平台,方便群众参保和查询个人权益信息。
“太感谢了,没想到养老金存折直接送到了我家里!” 在全椒县十字镇一位农户的家中,老人接过村养老保险协管员送来的养老金存折,紧紧地握着协管员的手说。
宣传到户 讲解到人
“我种了一辈子地,居然不用掏一分钱,每月可以从国家领钱。政策好啊!”来安县拥巷村72岁的村民胡国生说。
“现在,我们村不认识字的听懂了政策,认识字的读懂了政策。”在谈到养老保险政策群众知晓率时,定远县炉桥镇一位正在社保所办事的村干部如是说。
滁州市通过电视、 报纸、 短信、条幅、宣传单、座谈会等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城乡居保各项政策,基本做到了报纸有文字、电台有声音、 电视有影像、 网络有信息、街头有条幅。
滁州市采取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开展宣传, 充分借助琅琊山庙会, “走太平” “春风行动”等活动搭台唱戏,大力宣传政策,营造浓厚的参保氛围。 各县 (市、 区)充分发动村干部、 服务所 (站)协办员、社保机构工作人员等各方面力量, 组成宣传小分队, 进村入户,为居民送资料、送政策,做到工作到村 (社区)、 宣传到户、 讲解到人,对群众进行面对面宣传,力求把政策讲透、好处讲明、细账算清,通过积极的舆论引导,动员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参保。
村里领取待遇 网上查询信息
滁州市找准工作着力点,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扎实开展。
为简化参保流程,方便广大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全市大力推行银行代扣代缴的操作模式。他们明确了征缴周期并设定了开户行保费划扣的时间点和时间间隔,压缩了基金滞留空间,确保基金安全,及时收缴到位。 有条件的县 (市、 区)引进POS机,实现参保登记、个人缴费、权益查询、待遇领取 “四个不出村”,提高了城乡居民参保积极性。
定远县按照制度规范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的建设思路,在全县22个乡镇、2个园区、241个行政村和38个社区全面开展城乡居保示范点建设工作,打通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使城乡居保经办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逐步建立起一个管理科学、 服务规范、 保障有力、办事高效的经办管理服务体系。
来安县在各行政村及参保缴费人员较为集中的居民区,设立163个参保缴费便民服务台,安排工作人员分组轮流值班,全天候办理参保业务。
定远县、来安县在人社网站上专门增设了城乡居保专栏,受理各种政策咨询, 并提供网上查询服务,开通短信服务平台,在参保人缴费前后各发一次提醒缴费短信和成功缴费短信。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