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劳动者
为劳动者撑起保护伞


今年5月, 我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首次突破两亿人。 两亿人参加工伤保险, 是 《工伤保险条例》 实施10年来取得的成就。
10年来, 我国工伤保险改革成就举世瞩目: 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从2003年的4575万人增加到2014年6月的20119万人; 工伤保险基金收入从2003年的38亿元增加到2013年年底的526亿元, 增长近13倍; 工伤保险基金支出从27亿元增加到406亿元, 增长15倍; 全国累计1235万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扩面突出重点
工伤保险是广大劳动者的保护伞、 企业的减压器、 社会的稳定器。
“2011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展示了人社部门通力合作的向心力、 凝聚力。”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说。
我国自实施工伤保险制度以来, 参保单位从国有大中型企业扩展到小微企业, 参保人员从城镇职工扩大到农民工, 凝聚了工伤保险部门的心血。
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 需要战略规划, 也需要重点突破。 近年来, 全国人社系统重点推动了以工伤事故、 职业病高发的高风险企业为重点单位, 以受职业病危害最严重的农民工为重点人群的工伤保险扩面工作。 人社部连续5年开展了“平安计划” 等系列活动, 将更多的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
“没有工伤保险, 就没有我们企业的今天。” 河北省迁安市私营企业老板张宏对参加工伤保险感受颇深。 去年, 他为20名员工参加了工伤保险。 天有不测风云。 参加工伤保险没多久, 企业一名员工在送货路上遭遇工伤事故, 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过当地工伤保险部门鉴定, 该职工为工伤, 社保部门从工伤保险基金中为其支付抢救医疗费、 工亡费等其他补助费80余万元。 张宏说, 企业一年的利润也不到80万元, 是工伤保险保护了参保职工的权益,也救了他的企业。
河北省人社厅工伤保险处处长槐更奇说: “像张宏这样的小微企业, 一旦发生工伤事故, 就意味着破产。 因为参加了工伤保险, 企业风险大大降低, 使其能够继续生存。 这说明, 扩大工伤保险参保范围, 将小微企业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十分必要。”
创新没有止境
两亿人参加工伤保险, 是扩大参保范围的新起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今年, 《政府工作报告》 明确规定, “把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作为重要任务之一”。 各级人社部门正在按照党中央、 国务院的要求, 在推进工伤保险工作中,更加注重公平性、 更加注重可持续性、 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和更加注重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河北省将小微企业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大力推进高危行业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 努力实现全覆盖。
———山东省将省属驻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参保单位按0.2%的费率为在职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职工个人不缴费。 工伤待遇标准及费用支付项目按有关规定执行。
———湖南省规定, 所有单位、组织必须参加工伤保险, 医生、 教师等事业单位的人员无论单位性质如何,必须缴纳工伤保险费。
———北京市打破户籍、 地域限制, 让所有参保人员享受同等的工伤保险待遇。
———上海市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 享受与本市职工同等的制度待遇保障,实现同命同价。
———广州市规定, 对不提交社保登记证和建设项目农民工工伤保险费缴费凭证的施工单位, 不予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这些地区的创新实践, 为正在深刻改变的机关事业单位, 特别是私营企业、 小微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打下了实践基础。
扩大覆盖面, 还需要与时俱进。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说: “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 契合了我国工伤保险的管理理念, 映射出工伤保险实现应保尽保的决心, 是大势所趋。 我国有7.7亿就业人数的资源优势、 工伤保险的政策优势、 社会发展的经济优势, 这些都为工伤保险扩面提供了新机遇。”
顺势应势, 方能把握前进航向。 人社部工伤保险司司长刘梅认为, 扩面需要动力, 动力需要挖掘。 要继续大力推进矿山、 建筑等高风险企业, 以及各类服务业企业参保, 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参保; 积极推动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保,探索家庭服务企业、 新兴网络服务企业、 农村企业参加工伤保险;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 推进公务员和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保, 使工伤保险扩面工作努力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