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育保障
女大学生生育保障不是变相鼓励


在校女大学生生育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日益成熟的表现。 记者经过走访调查发现, 已经属于成人的大学生, 在权衡求
学就业压力和生育代价之后, 不会被保障政策所激励而选择生育。 在大学期间选择结婚生育的学生, 只占极少数。
“在校女大学生生育, 最高可报销2000元。” 7月初, 一则江西省南昌市大学生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消息在网上引起诸多争议, 支持者认为, 这是人性化的社会保险政策保障女大学生的生育权利, 对此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因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 只要符合生育政策,生育保险就应该覆盖这类人群; 反对者则认为, 这是变相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生子, 不但会影响学业, 而且会给学校管理带来 “麻烦”。 到底当事方———女大学生群体以及学生家长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大学老师以及管理者持何种看法?社保机构出台政策基于哪些考虑?日前, 本报记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
大学生可自主规划未来
今年的高校毕业季, 毕业生像往年一样在网上晒各种造型的毕业照以吸引眼球, 夫妻俩抱着孩子,一家三口出现在毕业照上的情景引来很多关注。 个别在校期间结婚生子的学生, 怎么看待读书期间结婚生子这件事? 日前, 记者采访到读研究生期间生子、 后来回河南老家工作的苗伟。
苗伟201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现在她的孩子已经4岁。 在省直机关当公务员的她对目前的人生状态非常满意, 谈及为什么选择在读研期间生子, 她笑着说自己并不是标新立异, 只是因为自己当时的年龄比同学大几岁, 所以就想在生孩子这件事上提早一些。
“我是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两年又考的研究生, 年龄大, 所以在校期间家人催着结婚, 后来就遵从父母的建议, 结婚生子, 我没有网上传的毕业生抱着孩子参加毕业典礼那么高调, 生孩子的事当时只有同门和导师知道。”
也正是因为刻意低调, 苗伟说当时并没有关注生育保险的事, 因为她当时的户口是学校集体户, 所以没到学校相关部门询问是否能报销生育费用。
苗伟认为大学期间结婚生子,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减轻毕业工作之后干事业和生孩子二者之间的冲突, 在一些重要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节点上可以更快地抉择。 孩子是她当年回河南考公务员的重要原因,苗伟觉得放弃到国内顶尖影视制作公司工作的机会, 自己并不遗憾,能在最适合做母亲的年龄有了可爱的儿子,她觉得就是最大成功。
针对 “有人认为女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生育会影响学习, 并且会产生不好的带动效应” 这一说法,苗伟并不赞同。
“大学生是成年人, 自己制定人生规划,父母都只是提提建议而已,何况其他人! 只要符合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生孩子有什么不可以的?”
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 现在扬州工作的本科生苏倩认为, 读书期间结婚生育的学生属于极少数,“现在一本院校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 课业负担以及实习、 就业压力很大, 大学生活根本没有闲暇时间考虑结婚生孩子的事。”苏倩说。
在校女大学生生育需符合计生政策
“对于大学生在校生育, 还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学校不提倡大学生在校期间安排除学习之外的其他规划, 但是, 如果有些学生已达到婚育年龄, 也具备抚养子女和完成学业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 符合 《婚姻法》 和国家计生政策, 学校方面还是会建议学生暂时休学, 等休完产假后再继续完成学业。” 北京某高校学生工作处一位工作人员说。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丁大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结婚生育只是个案, 并不是普遍现象, 所以, 社会保险政策中的医疗保险即使覆盖了大学生群体,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也不会因为这项政策而选择结婚生育。 相反, 社保政策会帮助一些因意外情况怀孕的学生或经济条件一般的母亲。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 在事业、 心智、 感情以及经济基础方面远远没有稳定, 充满变数。 在这种情况下, 贸然在校期间结婚生育,有一定的风险, 学生自己会权衡的。”丁大尉说。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大学生家长, 他们认为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是最主要的任务。 不过, 少数大学生家长对于孩子在大学期间结婚生育,持包容态度。
“现在的年轻人注重自我, 能较早组建家庭, 可以让父母少操心,而且趁着父母年轻带带孩子, 我看也挺好。 大学生享受生育保障, 这也是社会福利完善的表现。” 来自陕西西安的边女士目前在北京经营一家水站,女儿在山东师范大学读书,今年毕业, 还没有男朋友, 这让她很着急。
目前在北京边打工边陪读的董女士说: “女儿研究生毕业后到了一家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作, 今年31岁了还待字闺中, 我都急死了。 女孩子只要遇到合适的, 赶紧结婚生子,别管是在大学里还是走上社会,不当剩女才是最重要的。”
公共政策适应社会观念的嬗变
女大学生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听起来新鲜, 其实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生育保障, 早在几年前一些地方就已开始试点。
据悉, 浙江省杭州市早在2009年就规定, 在校大学生生育, 与普通城镇居民一样享受相应的保障。同样, 江苏省南京市2009年也出台了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办法, 大学生持市民卡刷卡看病, 不仅门诊、住院费用可报销, 生育孩子也可以与城镇居民享受同样的报销待遇。
不仅如此, 据媒体报道, 杭州市将从今年9月1日起, 对在校大学生医保政策进行调整, 财政补贴力度将更大, 在杭女大学生从怀孕后门诊检查到住院分娩, 都能享受医保报销。
居民医保如果从产前检查到住院生产的一切费用都可以报销一定的比例, 可以减轻准妈妈多大的经济负担? 北京某医院妇产科护士长田女士说, 按照目前在一个三甲医院生孩子的费用来计算, 准妈妈从前期门诊检查到后期住院费用, 累计报销可达到三四千元。
2005年, 教育部修订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其中 “在校大学生结婚就退学” 的规定被废除,后来很多高校对学生在校结婚持默许态度。 大学生读书期间可以结婚已经从观念上逐渐被社会所接受。所以, 只要符合国家的计生政策,学校方面一般不会过多干涉; 而各地社保经办机构在居民医保覆盖大学生群体过程中的探索, 无疑又为大学生的婚育安排加了一道 “保险杠”, 这是社会保险政策细化、 完善的表现, 更是公共政策及时呼应社会观念嬗变的体现。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