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放心上 抓手上 落在行动上

2017-03-20 08:00:01 无忧保
  长安区102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到80%,是西安市农业人口最多的县(区)。2009年以来,这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县区焕发新的活力。2009年12月,长安区开始新农保国家级试点,2011年6月开始城居保国家级试点,几年来,长安区委、区政府把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解决社会老龄化、破解城乡二元化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城乡居保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区共有57.2万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了99.17%,11.3万名60岁以上老人全部领取了养老金。2012年10月,长安区人社局城乡居保工作获得了国务院的表彰。   高度重视——把最好的房子让给新农保中心   2009年12月17日,西安市长安区成为首批新农保试点县 (区)。面对难得的机遇,长安区委、区政府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时任区委书记吕健多次强调,要把新农保作为全区最大的民生工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做细、做深、做好。区长杨建强在区常委会上坚定表态,确保新农保经费投入,要多少给多少,把这件民生工程办实、办好、办扎实。   当年12月,长安区成立了区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12月底,全区完成了区、乡街、村组三级组织实施机构建设,22个街办配备了85名专职管理员,606个村聘用了855名经办员。新成立的区农保中心为区人社局下设全额事业单位,科级建制,设20人编制。   为了这件 “天字第一号”的民生工程,长安区委、区政府在财政有限的情况下,一次性拨款4000万元,与国家财政7500万元,省市1200万元资金配套,强力推进新农保。也就是说,除了国家每人每月补贴的55元外,长安区还自讨腰包,从区财政中给每位老人补贴25元。   由于时间紧迫,刚成立的新农保中心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办公用房,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当即表态,把区行政大楼最好的房子腾出来让给新农保中心。能在区行政大楼里办公的二级事业单位,区新农保中心是唯一的一家。   此外,区财政还一次性投入300万元,作为对开展新农保工作的经费投入;   人员、机构、经费、办公用房的迅速到位,为推进新农保政策的落实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强力推进——两年的目标两个月完成   作为一项新的政策,农民到底接受不接受新农保?接受程度如何?工作究竟怎么抓?大家心里都没底。工作伊始,长安区把工作重点和关键放到了宣传上。   2010年2月8日,长安区隆重召开新型农保启动大会,韦曲街办崔家营村、郭杜街办甫张村的129名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喜滋滋地领到了平生第一笔养老金。全区启动仪式一结束,区委、区政府随即成立25个督导小组,下乡督促指导各乡镇工作。   当时正值春节期间,正是农村群众从外返乡、举家团圆的时候。抓住这个机会,长安区充分利用电台、广播、报刊、网站等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发动;同时,各乡镇干部把政策宣传融入到多项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春节文艺活动中:关中快板、社火表演、小品,新农保政策宣传形式多样简洁明了,所有的政策要点让百姓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同时,长安区组织宣传小分队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把政策讲明、道理讲透、好处讲清,让群众真正体会到新农保的优越性。   密集的宣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新农保试点启动仅仅1个多月,3月10日,全区参保人数就达到了37.59万人,参保率就达到67.8%,提前20多天完成了全区覆盖60%的任务。   面对群众空前高涨的参保热情,长安区决定追加任务,在当年的5月底前,基本实现全区新农保应保尽保。也就是说,原计划2年完成的任务,必须在2个月内完成。   针对部分干部职工的畏难情绪,区人社局局长杨建利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 “80元的养老金对于政府公职人员来讲是小数字,但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讲,串个门、行个礼、赶个集都有钱了,不用再向儿女要了。早发放,群众早得实惠。”   做好参保人员的登记工作是重要的环节。按照程序,1个参保对象4份表,1个乡、街至少要盖10万多个公章,工作人员每天累得胳膊都快抬不起来;面对满满三大屋子80万份档案,区新农保中心主任周涛带领工作人员每天席地而坐,逐一核对所有参保人员数据,连吃饭都不挪窝。   通过一个多月加班加点的努力,2010年5月底,长安区全区55万人完成参保缴费登记,实现了全覆盖。符合条件的老人全部领上了养老金。   求真务实——新机制带来 “心”服务   在推进新农保的工作中,长安区人社局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工作机制,确保有条不紊地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严格落实目标责任是抓手之一。他们以区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区农保中心积极与各乡街联系布置落实新农保试点推进工作,确保每个乡镇街道的新农保试点都能及时跟进。全区22个乡街的85名管理员和606个行政村聘用的845名驻村经办员,是推进新农保工作的骨干力量。为确保这支近千人的业务队伍高效能干,区人社局实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每年年检考核驻村经办人员,并公示考核情况,落实相关待遇,提高了整个队伍的战斗力。   工作中,他们提出了 “进千家万户,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吃千辛万苦”的新农保精神,工作上做到了“五不让”: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我这里延误、不让需办理的业务在我手中积压、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来办事的同志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新农保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扎实做好每一件为民服务的工作。   为把城乡居保政策宣传到位,把好事办好办实,长安区新农保中心经办人员通过上门采集信息办理参保登记,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特别是针对残疾人参保问题,区农保中心主动与市残联共享信息,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残疾人参保动态,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参保权益。   在推进新农保工作中,长安区在全区全面搭建起业务档案三级管理平台,依乡、村、户三级分别为全区22万户57.18万人逐一建立起参保、待遇及个人账户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确立了新农保业务信息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真正实现了对每一位参保人员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 

标签:   行动行动行动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