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明天我们如何养老之空巢老人:生活寂寞而复杂

2017-03-23 08:00:01 无忧保
  明天我们将如何养老?这样的问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已经真真切切地摆在每个人面前。脆弱的空巢如何度过、社区养老是否可行、民营公办养老院各自都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失独老人如何养老、商业养老保险有保障吗、“421”家庭的生活模式是怎样的……这一连串的养老问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怎样寻求解决办法。在未来的几天里,本报将连续推出以“明天我们如何养老”为话题的系列报道,走进我们身边的养老生活。   故事1   69岁的吴华安(化名)老人,十年前从贵州省公路局退休,可退休后的休闲日子并不像他想象的舒适。没有了工作的充实,日子变得单调无味。“用老伴的话来说就是,空巢老人的日子寂寞而复杂。”吴华安说。   再过两个月,远在北京的儿子就是离开家乡的第17个年头了,虽然长时间的分离已成为一种常态,但这其中难受的滋味只有两位老人自己摸得透。   1995年,吴华安的21岁儿子考进北京体育大学,从那一年开始,吴华安和儿子就是两地相隔。儿子大学4年中,吴华安的心态一直很平和,对自己成为空巢老人还未预知。直到1999年,儿子毕业后考入北京公安系统,吴华安高兴之余才产生一种空荡荡的感觉,“儿子在北京扎根是我很引以为傲的事情,但随着他在北京的工作步入正轨,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特别是儿子现在已是北京海定区某分局的小领导,回家探亲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从1999年至今,儿子回到贵阳的次数只有11次,平均每年一次都达不到,而最长的一次假期是2005年孙女降生那次,总共20天。最短的一次只回来了3天,呆在家中的时间不足48小时。”   这种空荡荡的侵蚀一不留心就持续了17年,吴华安说,回过头才发现,原来他早已成为空巢老人中的一员。而这种没有孩子在身边的寂寞生活在退休后显得尤为明显。   退休后,吴安华总“不自觉地”给在北京的儿子打电话,但是常常因为儿子工作忙,说不上几句话电话就挂掉了。寂寞是空巢老人“必须忍受”的课程,但吴华安和老伴发现,寂寞中的空巢老人,复杂事也是接二连三。   因为儿子的工作性质,两老只能过年的时候去北京过,但离别的时刻又让两老把空荡荡的感觉装回了心窝子,那种难受,吴华安说很难表达。   有一次,老伴做胆结石手术,吴华安照顾得手忙脚乱,还在送饭的途中丢了钥匙,第二天只能请门匠开锁。他当时就想,要是儿子能在身边就好了。特别是在儿媳妇生了宝宝后,这种聚聚离离、颠颠簸簸的日子上演得没完没了,喜悦、复杂中夹带着更多的落寞和伤感。   “那段时间老往北京跑,在电话里一听孙女生病,很是着急。订了机票就会和老伴飞过去,可去了又不敢呆时间长,怕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离别时那个酸劲渗入骨髓……这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生活。”吴华安伤感地说。   手记   在采访中,吴华安总是说他很怕生病,怕自己走不动路,到那时一边怕远在北京的儿子担心,一边怕自己不能再北京贵阳地跑。虽衣食无忧,但亲情的别离让他的生活总徘徊在一句古话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诗句在他和老伴的生活中不是形容爱情,而是作为两名空巢老人现在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今年,吴华安的孙女已5岁,但两地分离,小孙女对爷爷奶奶很是生疏。吴华安认为空巢生活似乎延续了两代人,他担心空荡荡的心会不会持续到他逝去的那一天。而目前,他和老伴也只能在这样死守、相聚、分离中依旧过着他们“寂寞而复杂”的空巢生活。

标签:   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